日本人水产不自己吃,为什么一定卖中国? 11月5日,日本才有6吨扇贝出口中国,转眼11月19日,日本出口中国的水产又要被终止。 一边是日本民众逛超市时绕着水产柜台走,甚至有渔民自己都坦言“家里孩子从不碰近海鱼”,一边是商船扎堆往中国运扇贝,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国内水产市场一片冷清,货架上的海产积了灰都没人买,怎么到了中国这儿,就成了“非卖不可”的香饽饽? 说白了,还不是盯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咱们国家人口多、爱吃海鲜,往年都是日本水产的主要买家,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核污染水一泻千里,海鲜安全成了全民最关心的事。 日本自己人心里门儿清,近海水产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宁可吃进口海鲜,也不碰本土货。转头就把这些自己都嫌弃的水产,打包往中国运,这不是把中国消费者当冤大头耍吗? 更有意思的是这出口的反复横跳。11月5日刚运了6吨扇贝过来,没几天就被终止出口,这里面的门道不难猜。要么是咱们的检疫部门查出了问题,要么是日本自己心里没底,怕过不了关。 毕竟中国对进口水产的检验标准越来越严,核污染相关的指标更是卡得死死的,想蒙混过关根本没门。 日本大概是忘了,食品安全是中国人的红线,谁也不能触碰。你自己不吃的东西,凭什么觉得中国人会要?中国市场欢迎优质、安全的产品,但绝不接受“次品倾销”。 这6吨扇贝的短暂出口再到迅速终止,已经说明一切——咱们不缺海鲜,更不缺对安全的坚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