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科专业中,有几个发展机遇较好的传统工科方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能源方向,咱们省内的“老大哥”当属东南大学,其在生物质发电制热领域的实力非常突出。 除了东南大学,能源与动力方向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学校呢?首先是江苏大学,它的能动专业特色在于流体机械方向,该方向源自老吉林工业大学的相关学科,这支团队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许。在农机领域,江苏大学更是被任正非老爷子点名认可,其在我国无极电机方向的研究也处于领先水平。 材料类专业如今正逐步“脱坑”,省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院校?第一所是南京工业大学,它的化工学科实力强劲,而在下一轮双一流学科申报中,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概率会成功入选。 南工大的优势方向有两个:一是特种膜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二是膜交换技术,相关技术还涉及特种材料研发,南工大已与航空八院联合研发了航空航天专用特种材料。此外,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中,也有大量南工大毕业生任职。 另一所是南京理工大学,其军工体系下曾设有金工精像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为学校的材料学科方向,因此南理工在金属材料成型领域的实力尤为突出。该方向由晨光院士领衔,在材料成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优势显著,即便与众多985院校相比,南理工材料专业的就业稳定性也毫不逊色。 还有江苏科技大学,这所学校的就业稳定性极强,560-580分分数段的学生都有机会报考。其材料学科的优势方向源自原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焊接专业,焊接技术分高低端,低端如手持电焊、二氧化碳保护焊,高端则包括电子束焊接等,国内开设该高端方向的院校较少,江科大便是其中之一。通常580多分就能报考其优势专业,若接受张家港校区,560-570分也有机会录取。 常州大学的材料学科,尤其是高分子材料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航发等行业龙头企业均有深度合作。 机械类专业中,有一所容易被忽视的强校——江南大学,其清远智能制造学院专注于机器人研究,尤其在轻工业相关机器人领域特色鲜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械专业则侧重机械嵌入式开发、电子计算机开发相关领域。 此外,南京林业大学是典型的“宝藏型”院校,其机械相关专业(尤其是车辆工程)的保研率和深造质量很高,毕业生多前往南理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省内名校继续深造。江苏大学的机械学科最早源自原东南大学二系,实力同样值得家长关注。 电气类专业方面,江苏省电网招聘有明确的院校梯队:第一梯队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第二梯队包括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这些院校容易被忽视但实力不俗;第三梯队中,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较高,性价比相对一般,分数稍低的考生可关注南京工业大学,该校每年有20-30名左右的毕业生能成功进入电网工作。 自动化类专业,省内顶尖的当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往下一个梯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与航空制导、计算机领域结合紧密;而南京理工大学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向,作为该校最早获批的计算机二级博士点,就业对口性极强,毕业生多就职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从事智能探头研发、车辆智能驾驶算法等工作。中国矿业大学的自动化领域也处于顶尖水平,是该分数段的优质选择。 通信工程是众多家长青睐的专业,堪称“进可攻退可守”,毕业生未来可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数据科学等相关工作,这与信号处理领域的关联性密切相关。省内通信工程专业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在吴建雄班的专业分流中,东南大学四系的通信专业排名第一,超过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等热门专业。 往下则是河海大学,其通信专业主打“海空路协同信息平台”,该平台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创办,且河海大学本身具有浓厚的国央企就业属性。南京邮电大学在三大运营商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就业优势明显。对于570-580分分数段的考生,南通大学的通信工程是优质选择,该校通信专业是工科领域唯一一个博士点,也是省内为数不多能自主培养工科院士的本科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