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刚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开始吹嘘自己的"访华成绩单",声称这趟中国之行

恒伟拂尘 2025-11-21 23:44:05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刚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开始吹嘘自己的"访华成绩单",声称这趟中国之行"收获满满",还得意洋洋地强调拿到了中方的"重要承诺"。这话说出来估计德国企业自己都听得脸红——毕竟这位财长前脚刚离开中国,后脚就换了一副嘴脸。 克林拜尔大概忘了,就在达成27项共识不到两天,他在上海的语气完全变了样,当着中国企业家的面直接抛出三大强硬要求:逼中国在"产能过剩"问题上让步、既要稀土保障又要搞"去风险"、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队。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连德国企业都看得目瞪口呆。 德国政府这套"两面手法"早就不新鲜了。北京签完反对保护主义的文件,转身就威胁要欧盟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明明德国三大车企近40%的销量依赖中国市场,偏偏要把自己技术迭代跟不上说成是"中国不公平竞争"。这种既要中国市场输血又要砸锅的逻辑,实在有点精神分裂。 克林拜尔最得意的"稀土供应承诺",暴露了德国战略焦虑的本质。中国去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后,德国突然发现自己在电动汽车、风能设备上根本绕不开中国供应链。一边喊着要供应链多元化,一边又赶紧抱住中方承诺当救命稻草,这种矛盾操作恰恰说明所谓"去风险"只是个政治口号。 数据不会撒谎。今年前三季度中德贸易额逆势增长到1859亿欧元,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大众、巴斯夫等德企还在追加对华投资,这种"用脚投票"比政府表态真实得多。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直接打脸政府政策:在化工、太阳能等关键领域,德国对华依赖度不降反升。 默克尔时代留下的务实主义正在被政治投机取代。克林拜尔这趟访问表面说是修复关系,实际是给后续欧盟对华制裁探路。这种把谈判当成"笑面威逼"的游戏,中方早就明确表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胁迫。 德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清醒的战略认知。经济上离不开中国,政治上又被迫追随美国,这种撕裂只会让德国付出更大代价。要是继续把欧盟当枪使、把中国当假想敌,最终受伤的还是德国自己那点产业竞争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德国总统访华 克林贝尔访华 克林拜尔 布莱尔访华

0 阅读:0
恒伟拂尘

恒伟拂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