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既是观念问题,也是保障问题,倘若二者都不存在问题,那么就没有重男轻女一说。 在传统农耕文明“男丁即劳动力”“传宗接代”的认知,加上宗族文化、性别刻板印象的长期渗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即便物质条件改善,仍会通过婚嫁习俗、财产继承等方式隐性传递。 当国家把养老体系归置为“养儿防老”、农村土地权益与男性绑定、女性教育就业机会不均等现实问题出现,家庭就不得不倾向于生育男性以规避风险;而当社保、养老、性别平等权益保障逐步完善时,重男轻女的现实驱动力会显著减弱。 当观念滞后时,养老的观念就会阻碍保障制度的落地,而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又会让旧观念有“存续理由”。 如果要破解这类问题,就要靠教育、宣传打破观念枷锁,也要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平等的权益分配,让“生男生女无差别”成为现实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