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真正的撤侨,早在外交部发布“暂勿前往”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全是命。 最近,“中日若开战,身在日本的华人怎么办”成为热议话题。有人生搬硬套利比亚撤侨经验,认为可以同样操作,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回头看利比亚、也门内乱,中国撤侨很顺利,军队在外海接应,民用飞机、邮轮全程配合,当地武装不敢乱来。那时候中国是局外强力第三方,局势和平,环境与战争状态完全不同。 一旦中日爆发冲突,情况就截然不同。那将是全面交战状态,东海和日本海可能成为导弹封锁区,每片水域都潜伏杀伤链。 想象派舰闯东京湾去接人,不只是冒险,而是把整个编队推进敌方火力覆盖区,损失极可能惨重。军队首要任务是削弱敌方战力,滞留侨民反而可能成为战略负担。 目前在日本滞留的华人大约70万。局势紧张时,日本右翼可能将这些人分散控制在军事基地、雷达站、兵工厂附近,用作拖慢中国打击节奏的非对称手段。 历史上类似策略并不少见,二战期间敌占区平民常被用作人质,军事行动必须充分考虑这种现实。 即便派出军舰,也难以找到被分散控制的人,救援成功率极低,还可能激化冲突。战时风险还包括封城、24小时监控、通信中断和物资短缺,这些都会迅速成为生活现实。 外交部早早发布“暂勿前往”警示,本质上就是最高级别撤离信号,是提前铺好的退路。 很多人却忽视警告,坚持留在日本追梦,这种侥幸心理在战时会付出惨重代价。个人安全首先依赖自身选择,而非指望国家无限兜底。 从战略角度看,战争逻辑是先赢得战争,再保存国家实力。敌国境内大量侨民不仅不能成为战力,还会增加操作复杂度,甚至被用作谈判筹码。 日本清楚这一点,也明白战时平民是负担,这也是他们在台湾周边岛屿上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不仅是个人安全问题,更关系国家战略。地缘摩擦可能升级,每一个滞留人员都面临极度脆弱环境。及时撤离、听从预警,是对自己、家人以及国家最负责任的选择。 一句话总结,敌国境内的侨民在战时不再是单纯受保护对象,而是潜在战略变量。国家早已发出信号,个人应主动撤离,确保安全,同时为国家保存实力,这才是真正对自己和国家负责的行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