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东大妈火到央视新闻!”11月25日报道,山东,12位河南籍工人在这里施工

霁雾阙任 2025-11-25 16:32:08

“这个山东大妈火到央视新闻!”11月25日报道,山东,12位河南籍工人在这里施工安装风电项目,当地一个大妈看到他们吃的很差,连续多日免费为12位河南籍工人送饭送水!而工人们知恩图报,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温暖人心!网友:山东人的可贵之处,即使身处底层,不太富裕,依然有非常高的道德品质,因为他们是孔孟之乡!     谁也没想到,山东日照一个普通乡村,最近发生了一件让无数网友心头发热的事。     故事的主角,是五莲县后逊峰村57岁的卢桂花大妈,以及从河南远道而来安装风电设备的12个工人。     事情其实挺简单:他们需要水,她给水,他们吃不饱,她做饭,他们心里感激,于是照着河南老家的“走亲戚”规格登门道谢。     没有惊天动地,就是两拨人之间最淳朴、最干净的善意,但看完的人都觉得暖心又服气。     河南的王全保和11位老乡11月初来到五莲县附近干活,架高压线、装铁塔,全是靠体力吃饭的活,他们初来乍到准备不足,带的水喝完了,就到附近卢桂花家敲门,想接点水。     那天挺冷,卢大妈一看这群小伙子冻得哆哆嗦嗦,立刻烧开水、泡绿茶,热乎乎送到工地。     可更让她心里拧巴的是,她走到工地才发现,这群大小伙蹲在地上,把干面饼就着咸菜啃,风刮脸上,冻手冻脚,吃得像赶时间一样。     “干这样的活,光靠这些干粮能撑得住吗?”看着这些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她心里疼得不行。     没等别人说,她就直接开口:“以后中午我给你们送饭!”     这一句话,她坚持了整整9天,从那天起,大姨家厨房就像开小食堂一样,从早上开始忙个不停。她知道河南口味偏重,就炖上大锅菜,荤素搭配,怕营养跟不上,就买鸡买肉炒菜,担心吃不饱,蒸大笼馒头、肉包子,再配红薯、芋头,啥顶饱做啥。     最让那群河南小伙想不到的是,大姨还端出了“顶配待遇”,油炸知了猴,在当地这东西可是稀罕货,好多人自己都舍不得吃,卢大妈却炸一盘端上来,笑着说:“外乡人在这干活,别亏着肚子。”     施工队后来换了更远的工地,大家说:“大姨,别跑了,太累。”可大姨摆手:“不碍事。”于是每天骑着车,踏着风,带着满满两大锅饭菜准时送到。     说实话,卢大姨家条件算不上宽裕,家里靠十多亩地,老伴常年在外做苦力,日子是勤劳过出来的,但该花的她从不心疼,别人夸她,她只说一句朴素又扎心的话:“人家来咱这里干活,是给咱建设的,吃饱了才有劲干活啊。”     11月22日,工程快收尾了,12个河南工人想着不能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呀,大姨这份情比山还重。     于是他们照着老家“登门走亲戚”的样子,买了半扇大猪后腿、一筐鸡蛋、饼干、点心、奶……提好东西,上门登门道谢。     王全保说:“这些天吃的不是饭,是大姨的心意。以后走到哪,都忘不了山东有个好大姨。”他把送饭的视频发到网上,结果一下子火了,网友全被感动的不行。     大家留言说:“知了猴可是山东最高规格的招待,大姨是真拿兄弟们当自家人。”“不是富裕人家,但骨子里的善良最贵。”“这就是纯粹的人情味,打心里佩服。”     有人说大姨善良,也有人说工人知恩图报,其实两边都没错。     大姨心疼人,不图回报;小伙子们懂得感情,用最实际的方式回馈,这种来来往往,不卑不亢,就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接地气、最真实的人情。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年代,这样的故事就像冬天里一盆炭火,不用太亮,却让人觉得暖,它告诉我们:善良跟贫富没关系,感谢也不需要煽情,你对我好,我不忘,你帮我一把,我还你一份情,就这么简单。     如果这世界上能多几件这样的事,人心自然就暖了。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央视网    

0 阅读:62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