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

琦琦评过 2025-11-26 10:50:22

[太阳]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唯一能镇住场子的办法,就是亮出绝对实力,让挑衅的一方疼到不敢再来。只有让对方付出惨痛代价,才能真正刹住纷争,换来真正的尊重和长久安稳。   俄罗斯媒体抛出了一个挺猛的观点,在国际舆论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它说要是中国被卷进冲突里,面对好多国家联合起来施压,唯一能稳住局面、让挑衅方不敢再来的办法,就是亮出绝对实力,让对方疼得不敢再搞事。   这话听着挺硬气,其实背后藏着国际政治里一条老掉牙的逻辑,威慑这玩意儿,不是光靠吹牛炫耀,而是得让对手算计完代价后,自己就打退堂鼓了。   俄罗斯媒体可不是随便瞎咧咧,2024年以来,北约在亚太地区越来越活跃,渗透得越来越深,美菲搞的“肩并肩”军演,规模大得创了纪录,南海那边时不时也冒出点争端,感觉“群狼战术”的影子若隐若现。   俄罗斯媒体这时候发声,多少有点把自己的经验往中国身上套的意思,从克里米亚危机到俄乌冲突,俄罗斯就是靠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的架势,让西方在直接插手之前,得反复琢磨琢磨值不值得。   而且啊,中俄战略协作这些年越来越紧密,俄罗斯媒体这么硬气的判断,一方面是认可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俄都面临着差不多的战略压力。   就像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说的,“在国际体系里,丛林法则还没失效呢,有时候让对方疼一疼,反而是和平最靠谱的保障。”   国际关系史上,靠“疼痛威慑”把事儿摆平的例子可太多了, 就说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吧,肯尼迪搞了个封锁古巴,还把局势推到了核战边缘,赫鲁晓夫一看这代价太大了,最后只能把导弹撤走。   关键不是美国军力全面碾压苏联,而是让苏联觉得,要是接着闹下去,损失远远超过好处。   还有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达成战略目标后就主动往后撤了,但就那一场“闪电战”,打得印度此后几十年在边境问题上都小心翼翼的。   1982年的英国马岛战争,撒切尔夫人不惜跑那么远去打仗,用“铁血收复”告诉全世界,就算英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日不落帝国”了,但要是敢碰它的核心利益,肯定得遭雷霆反击。   这些例子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能精准控制冲突规模,用有限的行动传递出无限的决心,就像孙子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的威慑就是让对手还没动手,就预见到会输得很惨。   要说中国“镇场子”的资本,那可不少,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就很厉害,东风 - 21D、东风 - 26B反舰弹道导弹,再加上歼 - 20和轰 - 6N组成的“猎杀链”,在第一岛链内能划出一片“禁区”。   美国兰德公司以前还推演过,要是美国介入台海冲突,7天内可能会损失300 - 400架战机,还有2艘航母。   经济反制手段也不容小觑,中国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手里握着稀土供应链、市场准入这些“不对称武器”,2020年澳大利亚跟着美国挑衅中国,结果对华出口损失超过200亿澳元,这就是典型的“经济疼痛教学”。   太空和网络战力方面,中国也有不少“沉默杀手锏”,北斗全球组网、量子通信有了新突破,还有卫星致盲试验,这些玩意儿不用动枪动炮,就能让对手的作战体系瘫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一直坚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中国三大舰队集结演习,轰炸机巡航黄岩岛,这就是“实力亮剑”的经典操作,没放一枪一炮,却让挑衅者明白了中国的底线。   俄罗斯媒体的观点,其实说出了一个国际政治里挺残酷的道理,越想追求和平,就越得做好打仗的准备,但中国的“绝对实力”叙事,可不止这么简单。   威慑可不是光靠蛮干,中国历史上,从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郑和七下西洋“怀柔远人”,一直都讲究“智慑”,现在的东风导弹、福建舰,与其说是用来进攻的,不如说是给安全上的一道保险。   它们的存在,反而降低了对手误判的可能性,就像核武器,最大的作用就是放在发射架上,中国的现代化军力,根本目的就是让冲突永远别发生。   “疼痛教育”得和“利益绑定”一起用,中国和东盟搞《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RCEP区域经济整合,这就是在证明:要是和中国一起发展,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当你的繁荣成了别人幸福的必要条件,挑衅的成本自然就高得离谱,这可比导弹高级多了,能让伙伴舍不得背叛你,让敌人找不到同盟。   不过也得小心“威慑陷阱”,历史上靠武力称霸的帝国,从罗马到苏联,最后都被军事负担压垮了,中国的优势在于,我们既有“市场红利”,又有“文明韧性”。   你看菲律宾,一边接收中国的疫苗,一边讨论南海能源合作,德国车企,顶着对华鹰派的压力,还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这时候,“实力”就不只是军事方面了。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网--中国科学家模拟解放军海军针对假想“联盟”的全面战争场景)

0 阅读:0
琦琦评过

琦琦评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