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的一天晚上,太平公主宠幸了四名男子,第二天早晨,丫鬟们进屋收拾,却发现四名男子冷冰冰的躺在地上。丫鬟们战战兢兢的收拾完毕,只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那时的太平公主,已非早年那个为薛绍哭尽眼泪的贵女。自公元689年薛绍入狱、死于狱中后,太平公主在短短数年间看透宫廷斗争的冷酷。武则天当时正将皇权牢牢抓在手里,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边角。薛绍的死,是太平公主第一次真正面对母亲武则天的冷漠与无情。 那年她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明白什么是“人在庙堂,不由己”。她一度想远离这些争斗,但在第二段政治婚姻中彻底死心。新夫婿是武则天安排的武攸暨,虽贵为皇族,却与她无感情,更多是交换政治利益的工具。这段婚姻,使太平公主彻底断了凡俗心思。 公元705年,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但实权落入韦皇后手中。太平公主知政局未稳,于是暗中结交权臣、笼络羽翼。她知道,若想自保,手上必须握有兵权、党羽与话语权。 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专权,甚至谋划废掉太子李重俊,扶安乐公主登基。太平公主看在眼里,心下生疑。她悄悄联络当时还是太子的李隆基。公元710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合谋,在宫中发动政变,清除韦氏与安乐一党,迎来睿宗李旦复位。 此役之后,太平公主几乎掌握朝中大权,连宰相姚崇都需看她脸色。她在政务上极为强势,也开始效仿武则天广纳亲信,插手选官任事。掌权之初,她仍保持一份理智,但渐渐地,权力带来的快感腐蚀了她的底线。朝中大臣如崔湜、苏瑰、韦巨源等皆与她关系密切,不少人直接听命于她。 就在公元713年,太平公主野心日益暴露,甚至传出她欲废李隆基,再立新主。唐玄宗李隆基心知事态严重,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当年六月,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杀死太平公主亲信十余人。她自知大势已去,最终被赐死于上阳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太平公主曾以女子之身,抗衡帝王之志,终也败在皇权之下。 那四名男宠的死,并非偶然,而是她权力巅峰之下的泄愤。曾经的情深不寿,换来的只有铁石心肠。在那权谋翻滚的岁月里,太平公主的结局,是她一步步踏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