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波体高超音速导弹也要“白菜化”了,其成本只有原来的1/15!   今年1月

天天纪闻 2025-11-26 13:22:04

乘波体高超音速导弹也要“白菜化”了,其成本只有原来的1/15!   今年 1 月刚发布 4 马赫的 “筋斗云” 发动机,10 月又搞成了乘波体布局的超音速飞机验证机,连成都未来科技城都给它批了 7.2 万平方米的研发基地,砸了 50 亿建智能化生产线。   创始人王毓栋更是航天科班出身,早年在航天科技一院摸爬滚打,深知传统军工的 “成本痛点”—— 这才有了后来 “用水泥造导弹” 的神操作。   乘波体导弹为啥以前贵得离谱?核心卡在两大难题:防热材料和标准件。传统乘波体弹头以 5-7 马赫飞行时,表面温度能飙到 1800℃,必须用碳碳复合材料或钨合金,一公斤成本堪比黄金,加工还得靠精密机床慢慢 “啃”。   而凌空天行直接换了思路:自主研发改性水泥,混合陶瓷颗粒和纤维,既能扛住 2000℃高温,成本还不到传统材料的 1/20,浇筑成型跟盖房子似的简单。   更绝的是标准件替换。以前导弹上一颗 M30 螺栓都得用航空级高温合金,车削加工要浪费 60% 材料,光这颗螺丝就得几千块。   凌空天行偏偏用工业级标准件,选对型号再做强化处理,比如给螺栓加耐高温涂层,成本直接砍到 1/15,还不影响性能。   有业内人算过账:美军 AGM-183A 导弹单枚成本超 1500 万美元,而凌空天行的 “驭空戟 - 1000” 用这套方案,成本能压到 100 万美元以内,相当于 “以前造一枚的钱,现在能造一个加强连”。   别以为便宜没好货,“驭空戟 - 1000” 的性能硬得很。从宣传视频看,这款导弹射程 500-1300 公里,速度飙到 7 马赫,能直接打关岛以西的航母战斗群。   最亮眼的是它的 “智能绕攻” 能力 —— 能避开航母正面防御圈,从侧后方突袭,这水准比不少国家的现役导弹还强。   这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底气。乘波体构型是凌空天行的老本行,早就在超音速飞机上验证过;“筋斗云” 发动机用了爆震燃烧技术,在 20 公里以上的临近空间能稳定工作 360 秒,这正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核心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们搞了 “军民通用” 的技术路线:客机的防热材料改改就能用在导弹上,发动机技术两边互通,研发成本一下摊薄了。   这波操作最打脸的当属美国。美军折腾多年的 AGM-183A 导弹,五次试射失败后刚 “复活”,空军部长就坦言 “得降价,不然买不了 10 枚以上”。   问题是他们卡在上不去的成本里:洛马公司用的还是传统碳碳材料,标准件必须军工定制,光一条生产线就得砸几十亿,根本降不下来。   反观中国,凌空天行不是个例。现在四川、陕西的民营军工企业里,有靠造油气缓冲器打入导弹供应链的 “村办厂”,有把无人机发动机改造成导弹动力的创新公司。   这种 “蚂蚁啃大象” 的架势,恰恰戳中了西方军工的死穴 —— 他们的产业链太依赖垄断巨头,而中国靠军民融合,把 “高精尖” 拆成了 “标准化模块”,成本自然下来了。   有人调侃这是 “用生产面条的方式造导弹”,这话还真说到了点子上。面条能普及,靠的是标准化配料、流水线生产;凌空天行的思路异曲同工:用通用材料替代特种材料,用工业标准件替代定制件,再搭智能化生产线。   就像航天一院给螺栓搞 “热镦成型” 工艺,材料利用率从 30% 提到 80%,效率翻番,本质都是 “降本不降价性能” 的工业化思维。   这背后藏着中国军工的大变化:以前靠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追技术,现在民企成了 “破局利器”。民营企业没有传统军工的条条框框,敢试 “水泥防热” 这种野路子;又能借助国家队的技术资源,少走弯路。   凌空天行的 50 亿研发基地能落地成都,就是因为当地聚集了卫星互联网、高超音速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 —— 这种生态,比单一企业的突破更可怕。   成本砍到 1/15,影响远不止军事领域。临近空间飞行技术本就是万亿级赛道,既能造导弹,也能搞超音速客机、快速物流。   凌空天行一边造 “驭空戟” 导弹,一边推进 “云行” 客机,计划 2031 年实现首飞,上海到纽约只要 2 小时。等生产线跑起来,导弹的低成本技术能反哺民用航空,客机的量产经验又能优化导弹制造,形成 “双向赋能”。   更关键的是国际市场。以前高超音速武器是大国专属,现在中国能拿出 “便宜又好用” 的选项,中小国家也能买得起。   就像阿里千问靠性价比征服全球企业,凌空天行的导弹说不定会成为 “军工界的华为”—— 用技术实力打破垄断,用成本优势重塑规则。美军要是还陷在 “高价陷阱” 里,用不了多久,连盟友都可能转头买中国的 “白菜价” 高超武器。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

菱形方块

菱形方块

2
2025-11-26 15:56

间谍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