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5日,对于美国海军出大事了,美国海军取消了星座级护卫舰

冷紫叶 2025-11-27 11:15:28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5日,对于美国海军出大事了,美国海军取消了星座级护卫舰后续建造,而按照原计划,美国海军将拥有70艘美国海军星座级护卫舰,美国海军宣布只保留已开工的星座号和国会号,取消后续所有订单。 这事看着突然,其实扒开细节全是早埋好的坑,每一步都透着无奈和折腾。 最先崩掉的是成本这根弦,当初喊着单舰14亿美元撑死了,结果造着造着价码一路飙涨,到2025年一算,每艘得花16亿美元,这价钱都快赶上中国的055万吨大驱了。 要知道美国海军一开始的小目标是控制在9.5亿美元,现在直接超了近一倍,国会拨款的76亿看着不少,真要按原计划造下去根本不够填窟窿。海军部长约翰・费兰在社交平台上明说,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多,这话里藏着的其实是钱包扛不住的窘迫。 钱花得离谱,进度更是慢得让人笑话,首舰“星座号”2022年就敲锣开工了,本来说2026年就能交船,结果到2025年进度才刚到12%,最乐观也得拖到2029年才能完工,形成战斗力要等到2030年以后。 更荒唐的是二号舰“国会号”,至今还在备料阶段,连一锹土都没正经挖,马里内特造船厂其实挺冤,不是工人偷懒,是海军那边图纸改个没完,施工只能跟着等,拿到多少图干多少活,想快都快不起来。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设计上的“作死循环”,美军一开始打着小聪明,想抄意大利FREMM护卫舰的成熟设计,说好了85%的相似度能省时间省成本。结果动工后需求改得比翻书还快,一会儿要换美国产的雷达,一会儿要加垂发系统,船体宽度、吃水深度全改了个遍,最后跟原版只剩15%的像了。 这么大的改动连模型水动力测试都没做,谁也说不准这船开起来稳不稳,会不会像德国那艘护卫舰似的平白无故倾斜。设计没敲定就仓促开工,等于先盖房再画图纸,不返工才怪。 美国造船业的底子早就跟不上野心了,这事儿只是暴露了冰山一角,这些年美军舰艇就没几个能按时交的,“福特”级航母晚了快两年,“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拖了一年多,星座级延误三年只能算常规操作。 工人短缺是老大难问题,光潜艇生产线未来十年就缺10万人,更别说护卫舰这种“中端装备”了。疫情又给供应链添了乱,零件断供是常事,想提速都没底气。马里内特造船厂3000多号人要吃饭,海军保留前两艘订单,说白了就是怕船厂倒闭,断了未来造舰的念想。 战略风向变了更是压垮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美国海军一门心思扑在无人舰队上,2026财年给无人系统的预算涨了一大截,还搞了“复制器”计划要规模化列装无人艇。防长赫格塞思天天强调“速度优先”,觉得与其死磕慢工出细活的护卫舰,不如造一批能快速量产的小型舰艇和无人艇,性价比更高。 军事专家都看出来了,美军是对自己的传统舰艇优势没信心了,想靠无人装备拼数量、省成本,本质上是另起炉灶找补场子。 国会那边的压力也不小,76亿拨款砸下去没见响,议员们早就坐不住了。海军现在计划跟国会商量,把没花完的钱转去搞其他快产舰艇,比如基于濒海战斗舰改的多任务舰,或者给马里内特造船厂塞点无人艇订单,好歹把产线保住。毕竟真把船厂逼垮了,以后想造别的船都没地方找产能。 说穿了,星座级项目的夭折就是美国海军“又想要又想要”的贪心害的,既想对标052D的性能,又想有054A的造价和速度,结果贪多嚼不烂,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砍了后续订单,看似断臂求生,实则暴露了美军装备发展里的浮夸和混乱。 接下来能不能靠无人艇补上缺口还不好说,毕竟那些无人艇测试时还出过撞船、熄火的洋相。这波操作与其说是战略转型,不如说是被现实逼着走的无奈之举。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