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市长、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直接把话撂下了!他当着媒体的面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可能去选下一任国民党主席。想当年蒋经国走了之后,蒋家在台湾政坛就慢慢没那么显眼了,到了第四代,蒋友柏、蒋友青这些人都躲着政治走,就只有蒋万安接了他爸蒋孝严的 “政治活儿”。 蒋家在台湾的地位曾是顶天立地的存在,蒋介石退守台湾,全面接管军政系统,一手建立起党国体制,几十年没松手。戒严、大逮捕、白色恐怖,这些词汇在当年不是历史书上的名词,而是街头巷尾的现实。 蒋经国接手后,虽然开始做改革的样子,但本质还是“家天下”。十大建设开启了台湾的工业化,但政治上依旧是“蒋家说了算”。直到蒋经国去世,蒋家的权力神话才开始崩塌。 第三代的蒋家人,没能接住这个沉重的“家族火炬”。蒋孝武早逝,蒋孝勇远走美国,蒋方智怡选择低调隐退。台湾进入李登辉时代,蒋家也随之一点点边缘化。 等到第四代长大,时代早变了。蒋友柏不搞政治,开了设计公司,靠“橙果”赚口碑。蒋万安是个例外,他选了政治这条路,却选得跟前人不一样。 他辞掉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退掉绿卡,回台湾选立委。这一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惨败,蒋万安顶着“新人”头衔硬是选上了。不是靠谁提拔,就是靠自己跑行程、讲法律、谈食安。 他在立法院的表现不张扬,像食安法修法、清查党产这些议题,他敢碰,也懂怎么讲。2020年他连任,打败民进党的潘健志,这场仗被很多人当作“青年对决”。 他选台北市长。口号很简单:“你加台北就是无限”。听起来有点“软”,但确实打中了现代选民的胃口。他不讲大话,只讲怎么修公园、搞交通、让大巨蛋开张。这种脚踏实地的风格,跟过去国民党那种“高高在上”的作派完全不一样。 他说不选党主席。这不是“怕输”,而是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从朱立伦到郝龙斌、从深蓝到本土派,这党内的派系斗争,早就不是靠一个名字就能摆平的了。 党主席要处理的,是提名权、预算分配、选战布局,甚至还有面对大陆、美国等复杂议题的表态压力。 他不选,郑丽文上了。一个更强硬、也更愿意“正面对抗”的角色。让蒋万安继续“养”,继续当那个“干净的政治明星”,等时机成熟再说。 国际政治上,类似的“储君”角色层出不穷。当年法国的马克龙就是在奥朗德手下“养着”,一出手就中选。西班牙王储费利佩也是在父王退位后平稳接班。蒋万安的路径,也许就是国民党版的“延迟接班”。 他现在的目标很明确:把“台北市长”这个角色做好。大巨蛋开张、交通打通、城市更新,这些才是他眼下的战场。比起在党内斗来斗去,他更愿意在市府大楼里搞建设。 蒋万安的选择,也说明了台湾的政治文化在变。过去讲究“家族传承”、“政治世家”,现在则更讲究“专业能力”、“实质表现”。这不只是一场选举风格的转变,更是岛内政治结构的重塑。 这种“理性退位”式的操作,其实很少见。在很多地方,政二代一有机会就急着上台,结果不是被党内斗垮,就是被舆论轰下。蒋万安这次的“不选”,反而更显得成熟。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他们不再需要“救世主”,只想要一个愿意干事、能干成事的人。蒋万安愿不愿意当这个人,时间会给出答案。 而对于整个区域的观察者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党内拒选,而是一场关于“后家族政治”的实验。 参考资料:中国台湾网:蒋家第四代政坛“独苗”蒋万安,会是“下一个马英九”?

用户34xxx08
因为没有下一次可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