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年龄这个事儿,大家聊起来总觉得气氛挺微妙,有的时候你还真不是在讨论几岁生日,

安立路亚 2025-11-27 18:20:22

说到年龄这个事儿,大家聊起来总觉得气氛挺微妙,有的时候你还真不是在讨论几岁生日,更多是说一种变化,一种莫名其妙就套在你身上的“角色滤镜”。以前看见那些端着脸、不苟言笑,举手投足都有点刻板劲的人,心里多少都会纳闷一句,干嘛整得这么紧张,放松点不好吗?可谁想到,岁数一大,自己也慢慢就被这种滤镜给套上了,甚至有点防不胜防,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其实现在不少人在社交网上说起这茬儿,氛围都挺放松,大家开玩笑自嘲:是不是一过了某个年龄段,就会一键切换“社会角色”,自动开始端庄古板?有的人还列举,明明朋友圈那会儿还爱发自拍、爱喊麦,怎么突然之间,喜欢发点花草、风景,配点励志语录,偶尔还自觉分享“育儿心得”,很标准的成年人模板。这种转变,很多人貌似都觉得有点被动,甚至有点无奈,但又好像没办法逆行,时间推着你走,你只能默默接受。 说实话,想想这种变化也不全是坏事。人到一定年纪,确实慢慢懂得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里保持分寸感,毕竟不能再像二十多岁那样,肆无忌惮地表现情绪或者说话做事了。可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变化,有时候还真有点陌生感。大家一起讨论时,经常有人感叹:现在笑都收敛了不少,遇事不太轻易表态,见熟人打招呼都带点客套,生怕哪句话太松或者太跳脱,就不合这个“角色设定”。要说这算不算成长,那显然有一部分可其实心里还是会想念当初的自在和不设防。 聊到这里网友反馈还挺有意思,有的觉得端庄固然有点局限,却也让人感觉安全。毕竟社会圈子变得复杂,不少圈内圈外的关系都要拿捏得更妥帖,习惯了以后,甚至觉得这样其实也挺省事。有人甚至说,要是突然变回原来“没心没肺”的样子,反而不知所措,怕被人议论,怕给自己招麻烦。这种角色和滤镜,不光是别人期待你这样,自己也在慢慢适应和认同,不知不觉已经和年龄、经历绑在一起,成了一种下意识的本能。 批评的声音也没少。有人直接吐槽,这不就是“被社会驯化了”嘛?凭什么就一定要成熟、端庄、循规蹈矩,活成别人预设的格式,自己不累吗?想想确实有点道理,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真正敢做的又能有几个?有网友还说,表面上看着大家变得稳重,其实内心未必就真的长大了,可能只是把那些年轻时的锋芒都藏起来,表演得像个标准“大人”。听起来有点扎心,可仔细这种“成熟”其实有时候是无奈的选择,根本谈不上多自豪。 不过有些变化确实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工作场所、家庭责任,各种压力都在,很多事不是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也有人坦言,偶尔看到同龄人依然活泼自如,其实挺羡慕,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松一松,但一想到一堆人盯着,还是忍住了。现实就是这样,想做自己容易,真做起来难度不小。反正大家的共识是,这种转变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谁都难以幸免。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也没人真有义务一直扮演某种形象。 现在看网络上这类话题这么火,其实挺能说明问题。大家一边自嘲“上岗”,“端庄滤镜”一开不可收拾,一边又在找机会,还能不能回归真实的自己。有人觉得变化是成长,有人觉得这是束缚。情绪啊、评价啊杂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大伙儿吐槽归吐槽,想要跳出来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 年龄给人的不仅仅是岁数,还有一种见不得摸不着的压力和转变,这种改变未必全是坏事,可真丢掉了所有任性与自由,偶尔也挺可惜。社会角色的滤镜,是自己戴上去的,也可能是环境硬塞给的。继续前行或者偶尔停下调整一下,其实都值得被理解。大家都在路上,谁还不是一步步摸着石头,边走边学怎么和这些变化“和平共处”呢

0 阅读:0
安立路亚

安立路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