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修水利抢工期!2000万亩粮田底气够吗? 家人们注意了!全国冬修水利正开足马力“冲刺”,挖掘机、塔吊昼夜不停,可秋汛硬生生砍了10-40天施工期,这波“赶工式建设”真能守住明年粮食安全底线?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黄金窗口期,各地都在跟时间赛跑!重大工程率先破局: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超14.5公里,支洞突破32.5公里;大石峡水利枢纽施工进度达95%,早已下闸蓄水。但秋汛留下的“烂摊子”不好收拾——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等多地水毁设施严重,原本就紧张的工期直接缩水,不少工地只能24小时轮班抢进度。 湖南沅江长春垸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顶着寒风浇筑105米长的新涵闸,这可是垸内农田灌溉、排涝的“生命线”;江西平江灌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59万亩灌溉面积的工程正全力推进,大坝主体已浇筑10万方混凝土。今年全国还要新开工6处大型灌区,改造150处大中型灌区,完工后能新增改善灌溉面积超2000万亩,看似是粮田的“强心剂”。 可网友的质疑声根本停不下来!有人直言:“工期压缩这么多,会不会为了赶进度牺牲质量?”还有人担心:“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老化多年,冬修只是‘表面修补’,真能扛住明年的旱涝灾害?”更有人追问:“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后续管护跟不上,难道要变成‘建完就闲置’的摆设?” 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这2000万亩的灌溉保障,直接关系到亿万国人的饭碗。但工期紧、任务重,质量和进度能两全吗?老化设施的根本问题能解决吗?
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样子[赞]
【18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