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又去国会答辩了,从她的表态来看,似乎准备借坡下驴了,但站在中方角度,高市

若南光明 2025-11-28 00:30:51

高市早苗又去国会答辩了,从她的表态来看,似乎准备借坡下驴了,但站在中方角度,高市的答复不够完美,还是无法让中方满意。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安全提示后,短短两天内,49万张预订赴日机票遭遇退改,占总预订量的32%。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显示:中国游客大幅减少,直接导致日本GDP下降0.36%,损失高达2.2万亿日元。 这一切的导火索,源于高市早苗此前在国会直播中的惊人言论——她将“台湾有事”与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直接捆绑。 言论一出,日本政坛瞬间陷入震动。 《周刊文春》事后披露,高市的亲信透露,这位首相曾私下坦言“说过头了”。 既已意识到“说过头”,为何不干脆撤回? 11月10日的国会答辩台上,高市试图用“假设性回答”平息争议:“上次只是打比方,别太当真”,还承诺“今后会避免这类具体表述”。 听起来像在认错? 转折随即出现:“我的言论遵循日本政府一贯见解,无意撤回。”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紧跟着帮腔:“日本政府立场并未改变。” 承认表述不当,却拒绝撤回;承诺避免具体表述,又强调立场不变——这种试图模糊焦点、逃避责任的话术,中方怎会买账? 就像有人明知触碰了红线,嘴上说着“下次注意”,脚下却纹丝不动,甚至暗暗用力。 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而迅速。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奉示”二字,在外交语境中分量千钧,意味着这是中国政府的正式立场表达。 驻日大使吴江浩同步约见日本外务次官。 外交、国防、国台办,三部门接连发声,立场鲜明。 经济层面的反制更具实质冲击力。11月19日,中方宣布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而这批产品两周前才刚刚恢复对华出口。 日本渔民眼中的希望火苗,刚燃起就被彻底浇灭。 军事领域,11月16日中国海警在钓鱼岛领海巡航,面对日方抗议,当场严正驳回。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东京股市单日下跌3.3%,百货公司、旅游业、航空公司的业绩预警声此起彼伏。 11月17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紧急访华,危机公关的意图昭然若揭。 按理说,事态发展至此,高市早苗应顺势彻底纠正错误。 但11月26日的党首讨论会上,她的态度反而更加强硬。 面对野田佳彦关于台湾问题的追问,高市用一句日语表达回应:“それ以上でも以下でもない”——无所增添,无所删减。 言下之意,此前的表述一字不改,立场纹丝不动。 野田佳彦批评:“身为自卫队最高指挥官,有些话本就不该说。” 高市的回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我说了,而且会继续坚持。” 野田会后对媒体声称“可视为事实上的撤回”,但这种自欺欺人的解读,在中方这里根本站不住脚。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戳破:“日方11月25日的内阁答辩书仍在老调重弹,轻描淡写试图蒙混过关,这种伎俩行不通。” 高市为何宁愿承受中方反制,也要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的紧盯——日媒甚至爆料,她可能在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那一天正是安倍晋三2013年参拜的纪念日。对右翼而言,这是最强烈的政治表态。 在“让右翼支持者失望”与“承受中方反制”之间,高市选择了前者。 但中方要的从来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我说错了”。 中方要的是日方真正认清: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任何试图踩踏红线的行为,必然付出沉重代价。 从11月7日的脱稿失言,到11月10日的技术性辩解,再到11月26日的强硬表态,高市早苗完成了一场以中日关系为赌注、以日本经济为筹码、以巩固右翼基本盘为目的的政治豪赌。 这场豪赌的结局,其实早已写就:东京股市的暴跌曲线,渔民愤怒的呼声,旅游业从业者的哀嚎,都是最直白的答案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