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苑举正教授说,如果日本突破无核三原则,试图搞核武器,中国应该学习以色列,直接对日本进行轰炸,做外科手术。 这一观点缘何引发多国共鸣?11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的紧急表态给出了答案——坚持去核化和核不扩散立场不变。 11月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让全球哗然:日本目前囤积的分离钚已达47.8吨,按国际通用标准估算,这些材料足以制造6000枚以上核弹头,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部分核大国的现役核弹头储备。 面对铁证,日本政府却仍在玩弄文字游戏。 声称这些钚是“为民用核电储备”,但现实早已戳穿谎言。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目前仅9台核反应堆在运行,且全部使用低浓度铀燃料,完全用不上钚。 即便按照其2018年《能源基本计划》中最乐观的预期,到2030年使用含钚燃料的反应堆增至18座,每年钚消耗量也仅2.6吨——现有库存足够用39年,更别提他们还在每年从英、法持续进口约8吨钚。 这种只进不出的囤积模式,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真实图谋。 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发布前四天,11月21日,新潟县知事花角英世正式批准重启柏崎刈羽核电站的两座反应堆。 这座日本最大、全球净发电量领先的核电站,在福岛核事故后停运14年,却带着未解的安全隐患重获“新生”。 今年6月刚被曝出反恐对策机密文件遭不当复印,2021年也曾因多次反恐疏漏被下达运行禁令。 这样一座隐患重重的核电站,一旦用于核材料加工,风险难以想象。 核材料的囤积只是冰山一角。 青森县六所村的铀浓缩厂已获批新离心机升级计划,作为日本唯一的浓缩铀生产设施,目前每年可生产112.5吨浓缩铀,到2028财年产能将提升至450吨,相当于四座核反应堆的燃料供应量。 更危险的是,日本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中唯一掌握核燃料后处理技术、能提取武器级钚且保有运行设施的无核国家。 其前防卫次官曾公开叫嚣,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半年内就能让核武器实战化;美国智库也评估他们3到6个月就能造出初型核弹头,1年内可完成十枚小型化。 材料够、技术熟、设施全——日本正从政策层面完成最后的“拼图”。 11月以来,首相高市早苗政府加速推动修改“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计划放开“不引进”条款,为美日“核共享”扫清障碍。 这一动向已让国际社会集体亮明红牌。 中国要求日本加强核材料核查并给出明确交代,美国施压其削减钚库存,俄罗斯直接警告将采取强硬措施回应,韩国则担忧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为何各国反应如此强烈?看看日本在核安全上的糟糕记录便知。 福岛核事故后,3号机组熔融核燃料的清理被推迟到2037年,880吨燃料残骸仅清理了0.9克,残留的放射性物质足以制造数千枚脏弹。 连民用核设施都管理不善的国家,一旦掌握核武器,后果不堪设想。 对比以色列1981年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突袭叙利亚核设施的行动,便知“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警示意义——对核扩散风险的纵容,只会让地区安全付出更惨痛代价。 伊拉克、叙利亚当年的核能力远不及现在的日本,却已让地区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而日本如今在核材料、技术、设施上的全面储备,一旦完成最后的政策突破,东北亚的战略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日本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攻击的国家,本应是核裁军的推动者,如今却沦为核扩散的风险制造者。 这种背道而驰的行径,彻底暴露了其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野心
台湾的苑举正教授说,如果日本突破无核三原则,试图搞核武器,中国应该学习以色列,直
若南光明
2025-11-28 03:30:5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