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裡有個有趣的觀察,被稱作「裙長指標」(Hemline Index):經濟繁榮時,裙子會變短,衣著更開放;經濟低迷時,裙子則會拉長,風格趨於保守。雖然這個理論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但從時尚史來看,確實常有對應。
如果我們對照今天的都市街頭,不論中外,會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年輕女性的穿搭,普遍趨向保守。無論是辦公室裡的職場裝,還是日常生活中的街頭風,都比幾年前「熱辣短裙、露腰短上衣」的潮流內斂了許多。顏色選擇也偏素雅,不再有過去那種張揚。
這當然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整體經濟環境承壓,人們在消費上更謹慎,時尚也趨向務實與耐穿;另一方面,社會輿論氛圍、審美潮流也在潛移默化地推動保守風的興起。
不過,裙長指標 本身就是個提醒:服裝不只是審美,它往往映照著時代的心理狀態。當大家選擇把自己包裹得更嚴實,也許正暗示著一種潛在的不安定感。所以,觀察時尚,其實也是在觀察一個國家的心境。
安大叔碎碎念經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