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部来看下”:别让安全责任成了“甩锅游戏” 干安全的同行,多半听过这句

雪巧的职场 2025-09-24 13:25:00

“让安全部来看下”:别让安全责任成了“甩锅游戏” 干安全的同行,多半听过这句话——生产部门遇到整改问题,常说“让安全部来看下符不符合要求”“我不知道怎么改,问安全部”。看似是咨询,实则藏着“责任转移”的心思:仿佛安全部点头了,就等于自己免责了,将来真出事,也能说“这是安全部认可的”。可“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在这种心态下,往往成了空口号。 一、为啥会出现“甩锅安全部”的情况? 1. 追责压力下的“自保心态”。不少企业有严苛的追责文化,一旦出问题,从基层到管理层都会被牵连。这逼得大家拼命找“免死金牌”,而安全部的认可,就成了最直接的“护身符”——只要安全部看过,就算将来有问题,也能把责任推出去。 2. 能力不足加“惯性依赖”。有些生产部门的人,对工艺、设备很熟,却不懂风险辨识,不确定自己的整改方案靠不靠谱。再加上长期以来“安全是安全部的事”的认知,让他们不愿主动思考安全问题,遇到事就习惯性找安全部,还觉得这是“聪明的自保办法”。 3. 制度模糊导致“权责混乱”。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制度里没说清谁该对整改负责、该怎么判断合规性。日常管理靠“人情”而非规则,大家怕担责,索性把所有安全相关的事都推给安全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 安全部的“大包大揽”惯出依赖。有些安全部喜欢“保姆式”监管,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亲自审批,甚至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久而久之,生产部门就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觉得反正有安全部兜底,自己不用操心。 二、怎么破局?别让责任一直“甩”下去 1. 先明确权责,让制度“说话”。企业要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写清楚生产部门在整改中的责任——比如谁负责制定方案、谁负责验证风险,安全部的角色是“指导”而非“包办”。制度清晰了,才没人能随便甩锅。 2. 提升生产部门的安全能力。定期给生产部门做风险辨识、整改判断的培训,让他们懂安全、会判断。比如教他们怎么看设备隐患、怎么制定合规的整改方案,能力够了,自然不用事事依赖安全部。 3. 安全部要“放手”,别当“保姆”。遇到生产部门说“让安全部来看下”,别立马答应,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先分析:“你们觉得方案里有哪些风险?怎么规避?” 倒逼他们主动思考,慢慢改掉依赖的习惯。 4. 调整追责逻辑,鼓励主动担责。追责不能“一刀切”,对于主动排查、尝试整改的,就算有小疏漏,也应以指导为主;而对故意甩锅、漠视安全的,再严肃追责。这样才能让大家愿意主动担责,而非想着“甩锅免责”。 安全从来不是安全部一个部门的事,生产部门更该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把“让安全部来看下”变成“我们先分析下怎么改才安全”,才能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你们在工作中遇到过这种“甩锅”情况吗?是怎么应对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还能获取更多安全管理的实用思路,一起让安全责任不“悬空”。

0 阅读:0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