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工程:抬吊递送法主辅吊,起重机选型怎么算? 在抬吊递送法吊装中,主吊机和

雪巧的职场 2025-09-25 07:25:48

吊装工程:抬吊递送法主辅吊,起重机选型怎么算? 在抬吊递送法吊装中,主吊机和辅吊机的选型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此前我们分享过如何计算设备重心,今天就基于重心数据,聊聊主辅吊机的选型计算逻辑——其实只要抓住“关键状态的载荷峰值”,选型就有了明确依据。 一、先理清选型计算的核心原理 抬吊递送法的核心是设备从水平到竖直的姿态变化,这个过程中主辅吊机的载荷会动态调整,选型计算的关键就是找到两者各自的“最大载荷状态”: 1. 辅吊机的最大载荷点: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辅吊机承担的载荷最大;随着设备逐渐起升、姿态向竖直转变,辅吊机载荷会慢慢减小,直至设备竖直时载荷降为零。因此,只需计算水平状态下的辅吊机载荷,就能确定其选型标准。 2. 主吊机的最大载荷点:与辅吊机相反,设备水平时主吊机载荷最小;当设备逐渐竖直,主吊机需要承担的载荷不断增加,到完全竖直时达到最大(此时全部载荷由主吊机承担)。所以,主吊机选型需以设备竖直状态的载荷为计算依据。 而计算载荷的核心公式,基于力学平衡与力矩平衡原理推导得出:主吊载荷=(设备总重×重心到辅吊点距离)÷设备总长;辅吊载荷=(设备总重×重心到主吊点距离)÷设备总长。 二、用实际案例拆解计算步骤 结合某煤化工项目C-101塔的吊装案例,我们一步步看具体计算过程: 1. 明确已知条件 设备总重111.5吨,总长45.9米; 此前计算得出,设备重心距离裙座(辅吊点一侧)23.59米,由此可推出重心到主吊点的距离为45.9-23.59=22.31米。 2. 计算主辅吊机的设备承载载荷 主吊载荷计算:代入公式可得,主吊需承担的设备载荷=(111.5×23.59)÷45.9≈58.1吨; 辅吊载荷计算:同理,辅吊需承担的设备载荷=(111.5×22.31)÷45.9≈54.2吨。 3. 注意:这不是最终的吊装载荷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上述计算结果仅为吊机需承担的“设备本身重量”,实际选型时还需叠加吊机自身附属部件的重量,比如吊钩、钢丝绳、平衡梁(若使用)等。这些重量需根据不同型号吊机的出厂参数查询确定,不能遗漏——否则可能导致吊机实际载荷超出额定值,埋下安全隐患。 三、选型计算的关键注意事项 1. 重心数据必须精准:重心位置是载荷计算的基础,若重心测量或计算偏差,后续所有选型数据都会失准,因此需通过设备图纸或专业称重确保重心数据准确。 2. 动态载荷要考虑:实际吊装中,设备起升、转向时可能产生动态载荷(如惯性力),部分场景下需在计算载荷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动载系数(通常根据规范或吊装方案确定),避免吊机“接近满负荷”运行。 3. 预留安全余量:选型时不能仅满足“刚好达到计算载荷”,需给吊机预留一定的安全余量(一般不低于额定起重量的10%-20%),应对突发的载荷波动。 抬吊递送法的选型计算,核心是“抓准峰值、算全载荷”,看似复杂,掌握原理后其实很有条理。你在实际吊装选型中,是否遇到过因载荷计算不准导致的问题?或者有简化计算的实用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解析“主辅起重机具体选型方法”,比如如何根据计算载荷匹配吊机型号、如何核查吊机站位后的额定起重量等,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实操内容。

0 阅读:0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