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权臣宇文护被皇帝宇文邕突然用玉笏狠狠地砸中后脑,在其倒地后,一旁的几个太监却不敢出刀。就在宇文护挣扎着就要起来时,卫王宇文直带人冲过来将宇文护砍死。 公元556年,掌控西魏实权的宇文泰病重垂危,看着自己尚且年幼、无法独掌大权的几个儿子,他只能将整个宇文家族的命运与西魏的军政大权,托付给侄子宇文护。 接过这份重任的宇文护,行事毫无拖泥带水 ,仅在一年后,他便逼迫西魏恭帝让出皇位,扶持宇文泰15岁的儿子宇文觉登基,正式建立了北周王朝。 但宇文护很快便暴露了独揽大权的野心,柱国大将军赵贵与独孤信,因看不惯宇文护专权跋扈,暗中谋划除掉他,却不料计划被宇文护提前察觉。最终,赵贵与独孤信不仅自身被处死,连家族也遭到株连。 宇文觉不愿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暗中计划夺回权力。可宇文护对此早有防备,他废黜了宇文觉的帝位,没过多久,又派人将这位堂弟毒杀于府邸之中。 随后,宇文护又将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推上皇位,即北周明帝。 宇文毓聪慧过人,极具才能,不愿受宇文护的掌控,结果在位第四年被宇文护暗中下毒谋害。 接着,17岁的宇文邕被宇文护推上皇位,成为其手中掌控的第三位傀儡君主。 宇文邕登基后,表现的极其隐忍。让宇文护的戒备心渐渐消散。而在暗中,宇文邕悄悄积聚力量,其中主要依靠的是宗室子弟宇文孝伯、宇文神举,以及禁军将领尉迟运等人。 此外,宇文邕还成功拉拢了弟弟、卫王宇文直 , 宇文直遭到宇文护狠狠打压,对其心怀怨恨。 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宇文邕就像一位潜伏在暗处的猎手,一边不断 “喂养” 着宇文护这头 “猎物”,用顺从与礼遇让其放松警惕,一边悄悄磨砺自己的 “爪牙”,联络可靠之人,静静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572年3月的一天,刚从同州返回长安的宇文护,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便接到了宇文邕的邀请,让他前往宫中议事。 见到宇文护后,宇文邕说:“近来太后沉迷饮酒,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怒,还请帮忙劝劝太后,让她少饮些酒。” 宇文邕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一篇抄写好的《酒诰》,递到宇文护手中。 宇文护没有产生怀疑,跟随宇文邕去见太后时,他拿起《酒诰》大声诵读起来。 就在宇文护诵读到一半时,宇文邕突然拿着玉笏 朝着宇文护的后脑狠狠砸去。宇文护身体踉跄着向前扑倒在地,接着埋伏在殿侧的宦官何泉等人,立刻手持钢刀冲了出来。 可何泉等人常年在宫中从事杂役,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几个太监一时之间紧张得不敢动手。 宇文护在剧痛中挣扎着,双手撑在地面上,眼看就要爬起来,就在这时,殿外突然冲进一群手持兵器的武士,带队的正是卫王宇文直。 宇文直带人上前,将宇文护当场砍死。在确认宇文护已死后,宇文迅速冷静下来,开始下达一连串指令。 禁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封锁了皇宫的各个出入口,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与此同时,禁军按照宇文邕的安排,逮捕了宇文护的儿子宇文会、宇文训、宇文至,以及他的亲信侯伏龙恩、刘勇等党羽。这些人当天就被押赴刑场处决,没有给他们任何反抗或逃跑的机会。 不过,宇文邕并未扩大范围,对那些没有直接依附宇文护、只是迫于权势不得不顺从的官员,不仅没有牵连追责,反而对其中有才能的人予以重用。 三天后,宇文邕颁布诏书,宣布改年号为 “建德”,以此宣告自己开始亲掌朝政,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傀儡生涯。 耐人寻味的是,在诛杀宇文护两年后,宇文邕却突然下令恢复了宇文护的爵位,还追谥他为 “晋荡公”。 这一看似矛盾的举动,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宇文邕既承认了宇文护当初拥立北周政权、稳定局势的功劳,避免让天下人觉得自己 “忘恩负义”;又通过 “荡” 字(在古代谥号中,“荡” 意为狂乱、不守礼法),向天下人证明自己诛杀宇文护的行为是正当的,而非个人恩怨。 而那位在政变中立下大功的卫王宇文直,后来意图发动叛乱,最终被宇文邕察觉,下令赐死。
看电视剧的时候呢,已经习惯了皇子公子公主叫皇帝为父皇。今天才在一本书里发现,唐
【68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