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求锤得锤,130万吨大豆登上中国货轮,却没有一粒来自美国 哎,说起最近这事儿,真是让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税,这套路跟上回任期里差不多。结果呢,中国买家直接把大豆订单甩给了阿根廷,一下子签了20船,总量130万吨,全是南美货,美国的一粒都没沾边。这不光是数字游戏,更是贸易链条上的一次大调整,美国豆农那边已经叫苦连天了。 先捋捋背景吧。特朗普第二任期一开张,就重拾老本行,2025年初对华加征关税,声称要保护本土产业。问题是,这么干的代价谁来扛?美国大豆出口本来就靠中国市场撑着,去年一年卖了126亿美元,今年直接腰斩到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年需求上亿吨,过去美国占了大头,现在呢?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早就在边上等着分羹。贸易战一打响,中国买家就开始多元化采购,库存也囤得满满当当,不用非得盯着美国货。 具体到这笔订单,得从9月23日说起。那天,阿根廷政府刚宣布暂停大豆出口税,到10月底为止,这政策一出,等于给本国豆农开了绿灯。阿根廷大豆本来就便宜,现在税一免,价格直线掉到每蒲式耳200美分左右,比巴西货还低70美分。中国贸易商眼睛一亮,当天就锁定了10船,约65万吨,主要瞄准第四季度到港。第二天,24号,又追加10船,总量直奔130万吨。这些货全装上货轮,直奔上海港,船期大多定在11月,正好是美国大豆传统旺季。 为啥中国这么快下手?说白了,关税战让美国货成本飙升,中国企业算账算得门儿清。进口美国大豆,得额外掏25%的关税,外加不确定性,谁敢赌?阿根廷这波操作,米莱政府识时务,清楚中国市场消化能力强,赶紧让利换订单。结果呢,阿根廷出口量蹭蹭上涨,港口忙得热火朝天,农场主们笑开了花。相比之下,美国中西部那些豆农,田里颗粒累累,却卖不出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一路下滑,每蒲式耳跌破8美元,库存堆积如山。 这事儿搁在美国政界,也炸了锅。共和党议员们跳脚,说阿根廷这是“忘恩负义”。为啥?前阵子特朗普政府刚扔了200亿美元援助阿根廷,帮他们稳经济、发债券,结果人家转头就把大豆卖给中国。像艾奥瓦州的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就公开抱怨,这援助等于白扔,农民们成了炮灰。话说回来,这锅得特朗普自己背。贸易战是他一手挑起,破坏了全球供应链规则,美国信誉跟着掉价。南美国家抓住机会,巴西上半年对中国出口大豆4226万吨,阿根廷这下也跟上,乌拉圭玉米小麦也开始分流。 从数据上看,美国农业部预测,如果11月中旬前还进不了中国市场,损失起码1400万到1600万吨。豆农们收入直线缩水,去年那126亿没了,今年得靠政府补贴过日子。2025年农场法案里加了参考价上调和补贴扩展,可这治标不治本。农民们聚堆儿抱怨,喊着结束贸易战,可白宫那边呢?发言人开新闻会,翻着笔记绕圈子,只提国内计划,不碰出口痛点。特朗普自己倒在推特上画饼,说明年会发大财,拿出关税收入补贴农民,可谁信啊?这不就是老一套,短期止血,长远看更坑。 这不单是大豆的事儿,是整个农产品链的信号。贸易摩擦让中国加速去美化,稀土、芯片这些关键品也开始自给自足。南美这边,巴西阿根廷不光卖豆,还推牛肉家禽,出口税一降,订单像雪片飞。全球看,供应链重塑,美国影响力下滑,中国在拉美投资基建,换来稳定货源。特朗普想用关税逼人让步,结果南美成了赢家,美国农民成了输家。这逻辑简单:市场不讲情面,贵了没人买,便宜的自然抢手。
特朗普求锤得锤,130万吨大豆登上中国货轮,却没有一粒来自美国 哎,说起最近这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28 00:45:46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