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大地主宗子敬将多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日军就围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05 10:50:02

1939年,大地主宗子敬将多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日军就围了过来,八路军同日军反复冲杀30多次后,子弹几乎都打光了,就在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1939年,鲁北平原广袤无垠。一座大院傲然矗立其间,它别具一格,在这片质朴的大地上,宛如一幅独特画卷,静静诉说着岁月即将开启的故事。 它不只是地主乡绅宗子敬防备土匪的家宅,更在一个决定性的日子里,成了八路军硬撼日寇王牌“钢军”的指挥中枢。 这座人称“保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个小型堡垒。青砖水泥砌成的围墙足有6米高,四角还设有角楼,院里甚至有座三层高的碉楼用作瞭望。宗子敬修筑它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家的财产。 当历经反“扫荡”激战、伤员累累的八路军115师第五支队亟待休整之际,宗子敬心怀大义,主动敞开大门,为这支疲惫之师提供了一方休养生息之所。 他不仅是接纳,更是盛情邀请。就这样,一个私人空间,变成了曾国华支队长麾下1700余名战士的神经中枢。 1939年4月1日拂晓时分,天地尚在朦胧,战火却陡然燃起。激烈战斗的号角划破静谧,一场残酷交锋就此打响。 日军板垣师团,这支刚从武汉会战战场调回华北的精锐,分三路乘坐六十多辆卡车,带着装甲车和九二步兵炮扑来,企图一举吃掉这支休整中的八路军。 喂马的老乡目光敏锐,碉楼上的哨兵警惕性高,二者最先察觉到了潜藏的敌情,那一丝异样打破了周遭原本的宁静。战斗瞬间爆发,日军的炮火猛烈轰击村庄,八路军依托房屋院墙顽强抵抗。 五团团长龙书金亲临村西,坐镇指挥机枪连。他沉着果敢,率部以钢铁般意志,如铜墙铁壁般死死顶住敌人凶猛的正面冲击,岿然不动。 双方反复冲杀了三十多次,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中午。八路军阵地上,弹药即将告罄,所剩子弹寥寥无几。此时,敌军攻势愈发猛烈,防线摇摇欲坠,形势如累卵之危,令人揪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宗子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带着战士撬开了后院马厩下方的地窖。 谁也没想到,这个隐蔽的地窖里竟然藏着一个小型军火库。数千枚晋造手榴弹和上万发子弹被搬了出来,瞬间改变了战局。 获得弹药补给后,八路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他们以锐不可当之势,在短时间内一鼓作气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六次疯狂冲锋,尽显英勇无畏之姿。 这场战斗,院子里的每个人都成了战士。宗子敬身先士卒,亲自统领家丁与护院。众人手持土枪土炮,登上墙头严阵以待,旋即投身激烈战斗之中。 他那位孙媳妇更是了得,手持一把“撸子枪”在角楼上接连射击,撂倒了好几名日军,被战士们敬佩地称为“神枪手”。 战斗的范畴,绝非仅囿于院墙之内。它的波澜,会冲破这一方小小藩篱,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掀起惊心动魄的风云。一营长温先星率部发起反冲锋。 战士们隐匿于苜蓿地中,专袭日军骑兵马腿。他们以果敢无畏之姿,力战强敌,硬是将敌人嚣张的骑兵冲锋打得七零八落。院外的村民也没闲着,他们抬伤员、送开水,拿着农具在村口警戒,围堵落单的敌人。 傍晚时分,日军指挥官,一个挥舞着令旗的大佐,因位置暴露,被一颗手榴弹当场炸死。趁着日军指挥混乱、攻势减缓的间隙,曾国华果断下令,从村旁的旱河沟突围。 为了保障大部队顺利撤退,宗子敬毅然决然地主动请缨,承担起断后的艰巨任务,以一己之力为大部队的安全撤离保驾护航。 他带着少数人,在空荡荡的大院里用土炮、石块和开水制造仍在激战的假象,成功拖住了日军主力,随后安然撤退追上了队伍。 这一战,八路军伤亡三百余人,但他们击毙了包括山田大佐在内的五百多名日军,还敲掉了三辆装甲车。战斗的影响力远非如此局限。 消息一经传开,不过短短三月时光,便有七股地方武装自发前来,投身于八路军的正义阵营,彰显出战斗胜利带来的强大感召力。 许多年后,1992年,人们在大宗家村口立起一座纪念碑,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字,碑上刻着37位烈士的姓名。那座“保险院”,也从一个乡绅的私产,永远定格为一座军民一心、血肉相连的不朽丰碑。 主要信源:(海报新闻——红色冀鲁边·抗日⑨丨 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大众数字报——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

0 阅读: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