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美国不能再强调对等反制!被人打了还想像君子一样做有限反击?怎么可能打痛对

康安说历史 2025-10-10 23:47:04

中国反击美国不能再强调对等反制!被人打了还想像君子一样做有限反击?怎么可能打痛对方?反击不能束手束脚,人家制裁我们一次,我们反击十次才能彻底打服对方! 2018 年美国挑起贸易战那会儿,特朗普政府先是对 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中方跟着采取同等力度反制,结果美方得寸进尺,很快就把加税范围扩大到 3700 亿美元,而中方能对等反制的只有 600 亿美元。 这种 “你出拳我挡一下” 的玩法,不仅没拦住美国的霸凌,反而让他们觉得中国 “好拿捏”,后续干脆升级到科技封锁,2019 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2022 年又出台芯片出口管制,步步紧逼得越来越狠。 所谓的对等反制,本质上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打到美国的痛处。美国政客喊着 “减少贸易逆差” 发动贸易战,可对等加税后的结果呢? 2023 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高达 1.06 万亿美元,比贸易战前还高一大截,这对等反制除了让两国企业多交关税,没见着啥实际效果。但当中国跳出对等思维,盯着美国的薄弱环节下手,效果立刻就不一样了。 美国农业向来是政客的 “票仓”,之前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份额占比能到 40%,后来不再搞 “你加税我也加税” 的笨办法,直接调整采购策略,2024 年美国大豆在华份额跌到 20%,而巴西大豆占比超七成,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测算,单是 2025 年秋天,美国大豆对华销售损失就可能达 1400 万至 1600 万吨。 这下美国农民坐不住了,中西部那些曾支持特朗普的农场主,纷纷跳出来骂关税政策,农业领域小企业破产申请量飙到五年来最高,这比对等加税管用十倍都不止。 科技领域的博弈更能说明问题,美国以为攥着芯片技术就能卡中国脖子,2022 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结果中国没跟他们比谁的管制清单更长,而是直接拿关键矿产开刀。 要知道芯片再高级,也得用镓、锗这些材料造,中国 2023 年 7 月对镓锗实施管制,一年内镓价暴涨 150%,锗价也涨了 80% 以上,英特尔、德州仪器这些美国芯片巨头立马慌了神,要么花大价钱找替代来源,要么推迟产品上市。 更狠的是 2025 年 10 月的稀土管控,直接把国防和半导体产业列为管制目标,美国 83.7% 的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洛克希德・马丁造 F-35 战斗机的雷达、雷神产 “爱国者” 导弹的制导组件,全靠中国的稀土材料。 这下五角大楼急了,战略储备只够短期用,建替代加工厂要五七年还得砸几十亿美元,军费可能因此多花数百亿,这种 “打七寸” 的反制,可比对等列实体清单疼多了。 美国总爱拿 “国家安全” 当幌子搞封锁,可他们的产业链早被全球化绑在了中国身上,这时候搞对等反制纯属浪费机会。 就说美国芯片企业,中国市场曾占英伟达收入的 20%,美方搞出口限制后,2024 财年第四季度英伟达在华收入占比直接跌到 10% 以下,英国《投资者纪事》都直言,打压中国反而坑了美国自己。 反观中国要是按 “反击十次” 的思路来,效果会更明显:美国搞一次芯片管制,中国就升级一项关键矿产管控,从镓锗到锑钨,再到稀土技术封锁,一步步把美国产业链的 “命门” 捏在手里。 美国想建替代供应链,澳大利亚的稀土矿还得运到马来西亚加工,而马来西亚的技术全是中国的;美国本土的芒廷帕斯矿,之前挖的矿石都得运到中国提炼,这种荒诞的循环,说白了就是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关键环节。 那些觉得 “对等反制显君子” 的想法,早该被现实打脸了。美国 2018 年以来搞了关税、实体清单、投资限制等一堆手段,要是每次都只对等回应,现在可能已经被压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了。 可中国跳出对等思维后,美国尝到了实实在在的苦:食品杂货价格四年涨 25%,73% 的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失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测算,要是跟中国断了正常贸易,五年得损失 1.6 万亿美元还丢 70 万个工作岗位。 这说明反击就得打破束缚,人家制裁一次,咱就往他们最疼的地方打十次,比如他们卡芯片,咱就管死矿产;他们搞农业关税,咱就换供应商;他们弄 “小院高墙”,咱就拆他们的产业链根基。 毕竟在国际博弈里,从来不是 “君子动口不动手”,而是谁能打痛对方,谁才有话语权,光讲对等,只会让对方觉得你软弱可欺,变本加厉地来拿捏你。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