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3 13:52:52

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一个月后,他更是从日本人手里骗走2000万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乱成一锅粥,日军坦克刚过边境,不少官员要么卷款跑路,要么插太阳旗当汉奸,街面一片混乱,百姓惶惶不安。 ​​唯独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硬气,日军盯着嫩江大桥,想从这儿攻齐齐哈尔,吞掉整个黑龙江,马占山拍桌:“门儿都没有!” 1931年11月4日,嫩江桥畔炮火连天。马占山带着1.3万守军,硬生生拦住3万多装备精良的日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 战士们拿着老旧步枪,面对坦克大炮毫无惧色,打退日军十几次冲锋,坚守阵地整整半个月。子弹打光了,就上刺刀肉搏,没人后退一步。 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关内援兵迟迟不到,守军弹药耗尽、伤亡惨重,马占山被迫带着残部撤出齐齐哈尔。 日军趁机拉拢诱降,许他伪黑龙江省省长之位。马占山看着手下仅剩的兵力,心里冒出了“将计就计”的主意。 受降仪式上,面对那份卖国协议,马占山挠挠头说自己没读过书,连名字都写不规整,硬是没在纸上落下一个字。 消息传到关内,报纸骂他“汉奸”“叛徒”,北平学生上街游行抗议,连他的老部下都拍着桌子骂他糊涂。 马占山把骂名咽进肚子里,上任后表面对日军唯唯诺诺,暗地里却在清点粮仓、盘点军火,把物资往黑河秘密转运。 他以扩充军备为名,从日军那里要来2400万元款项,还申请了12辆汽车、300匹战马,全成了抗日的家底。 日军以为把他拿捏住了,放松了警惕。1932年4月1日,马占山带着200多亲随,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齐齐哈尔。 7日抵达黑河后,他立刻通电全国反正,再举抗日大旗。此时人们才明白,这一个多月的“投降”全是假的。 他在《痛告国人书》里写,诈降是为了保存实力、侦探敌情,等关内出兵就里应外合,字里行间全是赤诚。 很快,马占山联合吉林的李杜、丁超等人,组建东北救国抗日联军,自己当总司令,继续在东北与日军周旋。 日军气得暴跳如雷,派重兵围剿,却被马占山牵着鼻子走。那些从日军手里“骗”来的物资,帮着队伍撑了五个多月。 最终还是因为孤军无援、伤亡太大,12月7日,马占山才被迫带着残部退入苏联境内,没丢中国人的骨气。 齐齐哈尔市社科院的孙文政说,他任伪职40天,没做过一件损害国家的事,这就是诈降最硬的证据。 青海师范大学的王延欣教授评价他,在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打响抗战第一枪,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那些当初骂他的人,后来都成了他的拥护者。人们才懂,真正的勇敢不是硬拼到底,而是能屈能伸的智慧。 马占山用行动证明,爱国从不是喊口号,而是在绝境里仍想着保家卫国,哪怕要背负千古骂名。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坚守,比一时的冲锋陷阵更需要勇气,也更让人敬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92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