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不习惯成为受害方……你看看、你看看,看热闹的外国网友洞若观火,把这看看明明白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3 13:52:54

帝国不习惯成为受害方……你看看、你看看,看热闹的外国网友洞若观火,把这看看明明白白。 ​在特朗普因中国的稀土等物项管控措施恼羞成怒时,有网友留言并转发了他的帖子,称这是第一次另一个国家有实力以如此严重的方式对美国进行反击和制裁,而华盛顿根本无力应对。 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稀土消费量中85%依赖进口,其中超过60%来自中国。稀土是芯片、导弹、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料,没了它很多产业就得“停摆”。 特朗普曾在竞选集会上喊着“要让美国稀土自给自足”,可美国本土最大的稀土矿从2018年重启至今,产能还不到中国一家中型矿场的十分之一,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硅谷一家芯片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若中国持续收紧稀土管控,他们的高端芯片产能将在3个月内下降40%,光设备闲置每天就损失上百万美元。 反观中国,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形成完整体系,还建立了战略储备库,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 有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对比图:一边是美国工厂因缺稀土停工的画面,一边是中国稀土企业满负荷生产的场景,配文“这就是实力差距”,点赞量很快突破10万。 美国商务部曾试图找澳大利亚、蒙古国合作建稀土供应链,可澳大利亚的稀土矿杂质多,提炼成本比中国高3倍;蒙古国的矿场连运输铁路都没修通,5年内很难形成有效供应。 中国的稀土管控并非“突然出手”,而是对美国长期技术封锁的合理反制。之前美国限制对华出口高端芯片、光刻机,现在不过是在自己的短板上尝到了被制约的滋味。 欧盟一位外交官私下表示,美国过去总习惯用制裁施压其他国家,如今面对中国的反制却手足无措,这说明单极霸权时代正在过去,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稀土管控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资源安全,符合国际规则,不会针对特定国家。可美国却把这说成“恶意打压”,双标态度引来了更多网友的嘲讽。 有美国网友在特朗普帖子下留言:“我们制裁别人时觉得理所当然,别人反击就受不了,这是什么强盗逻辑?”这条留言很快被顶上热门,获得了20多万次转发。 中国不仅在稀土领域有优势,在光伏、动力电池、5G等领域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这些产业的崛起,靠的是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积累,不是靠霸权掠夺。 美国若想解决稀土困境,最该做的是放下零和思维,与中国开展平等合作,而不是动辄搞制裁、施压。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单打独斗解决所有问题。 外国网友看得明白,实力才是国际交往的硬通货。中国从过去的被动应对,到如今能主动维护自身利益,这背后是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是国际秩序变化的必然结果。美国稀土需求 中美稀土之争 美国稀土战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