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教授说:“我研究了50年史记,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杀一人有罪,杀万人为王,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3 13:52:53

王立群教授说:“我研究了50年史记,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杀一人有罪,杀万人为王,屠十万人为将,灭百万人为帝。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帝霸业百战成,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相觅战功,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真人大逃杀,所有人都想做人上人,爬不上去的,只能沦为尸体,爬上去的,都是踩着别人的尸体。” 《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巨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那些曾盼着回家的士兵,最终成了他称霸天下的垫脚石。 刘邦定天下后,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接连被诛。当年一同打天下的兄弟,在皇权稳固后,都成了必须清除的“隐患”。 秦始皇统一六国,每一场战役都伴随着尸横遍野。仅长平之战,白起就活埋赵国降卒四十万,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秦帝国。 汉武帝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开拓西域,成就千古帝业。可《汉书》里记载,那段时期全国人口减少近半,多少家庭因此破碎。 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才得以登上皇位。后来的贞观之治,起始也沾着至亲的鲜血。 这些历史片段,似乎都印证着王立群教授的观点。但细究起来,这种规律背后藏着封建时代的残酷本质,而非历史的全部。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初期确实有过诛杀功臣的举动,但他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让战乱后的百姓能安稳种地,恢复生机。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战争中难免有牺牲,可他后续轻徭薄赋、重视民生,让清朝迎来了长达百年的稳定发展期。 真正能被历史铭记的统治者,从不是只靠杀戮上位。他们在建立政权后,都会着手恢复生产、安抚百姓,这才是王朝延续的根基。 项羽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却因嗜杀成性、不懂民心,最终在乌江自刎,霸王伟业不过是昙花一现。 刘邦在称帝后,除了巩固皇权,也废除秦朝苛法、减免赋税,让百姓从战乱中缓过气来,这才让汉朝能延续四百多年。 王立群教授的总结,道破了封建权力更迭的残酷一面,却也不能忽视历史中“民为根本”的规律。没有百姓的支持,再辉煌的霸业也会崩塌。 就像唐太宗,即便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却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开创贞观之治,被后世尊为贤君。 那些只懂杀戮、不顾民生的统治者,比如商纣王、隋炀帝,即便曾拥有至高权力,最终都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从不是简单的“杀戮上位”,而是残酷与温情的交织。真正的伟大,是在结束战乱后,能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这才是王朝长久的密码。 王立群教授的研究让我们看清封建历史的残酷,也更让我们明白,和平与民生才是永恒的追求。这或许就是读史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