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刚过几天,中国商务部的两份公告就搅动了全球稀土市场!10月9日这

老吴说 2025-10-14 23:58:20

2025年10月刚过几天,中国商务部的两份公告就搅动了全球稀土市场!10月9日这天,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出台,直接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加了出口管制。 这政策一落地,美国那边的企业立马紧张起来,不少已经开始算供应链会受啥影响。 紧接着美方就拨了10亿美元,要和有矿产的国家合作,搞稀土开发和加工的链条。 要知道,之前美国对中国经贸政策一直挺硬,现在突然急着“全球找矿”,到底是供应链撑不住了,还是有别的打算? 从美国这些动作看,这场“全球扫货”更像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招。 稀土这东西,在电子、新能源、军工领域就是“关键拼图”,美国早离不开它了。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磁体,还是军工装备的精密部件,都得靠高纯度稀土。 美国地质调查局今年3月有份报告,里面说得很清楚——美国自己能出口稀土精矿,可化合物和金属得靠进口,依赖度超75%。 美国国防部之前也透过,美军武器系统对中国关键矿产依赖不低,好多核心装备都缺不了稀土。 就算有些从第三国买,追根溯源,80%以上的原料还是经过中国加工的。 话说回来,美国这次掏10亿美元找合作,看着热闹,其实难题不少。 加拿大的稀土矿藏在冻土区,开采技术还没突破;澳大利亚的矿离美国太远,运货成本高得吓人。 要建个“开发-加工-精炼”的完整链条,没个5年以上根本不行,短期想补缺口,门儿都没有。 美国稀土协会最近有份报告,也承认相关项目最快2028年才能稳定产,现在投钱更像给行业“打气”。 美方这么急着布局,说到底还是中国这次新规管得严。 根据商务部第61号公告,境外企业往第三方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只要中国成分占比超0.1%,就得要中国许可——这可是按《出口管制法》细化来的。 第62号公告更具体,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12类核心技术都管起来,连设计图纸、工艺参数都算在内。 这次新规还加了铕、钬等5类中重稀土的管制,14纳米以下半导体制程、军用设备都要逐案审批。 可别小看这规则,直接堵了美国想“借第三国绕管制”的路——之前他们还想让东南亚国家买中国稀土粗加工后转卖。 现在只要产品里有中国稀土成分,或者用了中国技术,想绕开审批根本不可能。 对美国企业来说,这可不是小事——要么丢了依赖中国技术的厂子,要么等着审批拖慢交货,俩选择都得打乱本土产业节奏。 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这会儿也没达成一致。 一边是政府部门急着推进合作,想秀“供应链自主”的决心;另一边产业界早就慌了。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运营着加州Mountain Pass稀土矿,这可是美国唯一还在运作的稀土矿。 他们正在建本土分离设施,可现在只能处理轻稀土,要做高性能永磁体需要的重稀土,还没辙。 啥时候能完全投产,连个准信都没有。 这种“上面推得急、下面跟不上”的矛盾,跟之前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困境一模一样。 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核心技术和产业配套,偏偏绕不开中国。 国际市场的反应也能说明问题,美国高通公司之前就说,稀土管制可能影响5G芯片零部件生产,得重新评估供应链稳不稳。 德国经济部也公开说,正盯着这政策对欧洲汽车供应链的影响,大众汽车这些企业已经开始查供应链了。 有些配件厂因为审批慢,都已经停产了。 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看,这场调整的核心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产业链规律和政策调整撞在了一起。 中国这稀土管制可不是“封锁”,商务部发言人10月12日说得很明白。 这次管的物项范围有限,还设了合理的过渡期,只要是符合规定的民用用途,申请了都会给许可,“影响非常有限”。 这种做法也符合国际规矩——稀土能民用也能军用,管起来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义务,很常规的操作。 可美国急着搞供应链本土化,却忘了稀土产业得靠长期积累。 从矿石分离到提纯到99.9999%的纯度,中国花了几十年才做到,成本还只有海外同行的三分之一。 这种优势,哪是短期投点钱就能复制的? 眼下,中美在稀土供应链上的调整还得持续一阵,但不少信号都说明,想孤立搞布局,根本走不通。 加拿大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是全球做稀土加工的,从他们的业务布局就能看出来,稀土供应链多复杂。 想脱离现在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实际困难一大堆。 对美国来说,真想缓解供应链压力,得正视自己对中国技术和产能的依赖,别总想着“短期补缺口”。 而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明确说了,愿意通过多双边机制沟通,给合规的贸易提供方便。 这场调整到最后,比的不是谁钱更多、合作更多,而是谁更懂产业链规律,能在规范里找到共赢的路。

0 阅读:6
老吴说

老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