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3月,挨着俄罗斯的国家

不负赋墨尘 2025-10-16 09:45:42

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3月,挨着俄罗斯的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东欧突然传来一条让全世界都炸锅的消息。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芬兰——这五个紧挨着俄罗斯的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要知道,这个公约可是全球反地雷的“里程碑”,目的是彻底禁止使用和生产地雷。结果,这五个国家集体“退群”,等于直接把二十多年来的国际共识一脚踢开。   说白了,他们要重新启用地雷。这个消息一出,全球舆论马上沸腾,很多人都在问:怎么突然都不怕被骂“不人道”了?到底是怕谁?   其实,这事要从俄乌冲突说起。   自从2022年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整个东欧就像被点着了一样。战火离他们太近了,尤其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有的国家和俄罗斯几乎是“零距离接壤”,每天睁眼都能看到那边的军队动静。   眼看乌克兰边境线被迅速突破,他们一下子慌了。大家都清楚,自己国家面积小、地势平,真要打起来,几天可能就被打穿。   这种危机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肉眼可见的现实威胁。于是,这几个国家开始考虑:要是有一天真出事,靠谁能救得了自己?   名义上,他们都是北约成员国。理论上,只要被打,北约就得出手。但他们心里清楚,等北约商量、部署、调兵过来,可能一切都晚了。   再加上美国这几年老提“美国优先”,很多欧洲国家就有点心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于是,他们干脆决定退出《禁雷公约》,重新拿回“埋地雷”的权力,用最传统、最直接的方式防守自己家门口。   2025年3月18日,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四国几乎同时宣布启动退约程序。几天后,芬兰也跟着表态,说为了北约东翼的安全,必须这么做。理由都一样:为了防御,为了安全。   到了6月底,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把正式的退出文件交到联合国,7月初,芬兰也完成了所有手续。 按照规定,半年后,他们的退出才会正式生效,到那时候,这五个国家就能名正言顺地重新布雷。   那为什么偏偏选地雷呢?其实理由挺现实的——便宜、有效、见效快。   波兰已经启动“东部屏障计划”,准备在靠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铺上大批反坦克地雷,铁丝网、障碍墙一层一层地建。   立陶宛专门拨了8亿欧元预算买地雷,还宣称要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一起建“波罗的海防线”。爱沙尼亚利用本国森林多、湖泊多的地形,搞出一整套“地雷迷宫”,就等敌人一脚踩上去。   芬兰也没闲着,他们和俄罗斯的边境线足足有1300多公里,光靠巡逻根本防不住,地雷成了他们眼中最划算的“防御投资”。   说白了,他们不再信国际公约,也不再信口头承诺,而是信手里的地雷。   可问题也来了,地雷这玩意儿,真的是防御的好帮手吗?   联合国和红十字会立刻出来表达担忧。人家提醒得很直白:地雷不会自己分辨敌我,它埋下去容易,清除起来难得要命。   很多地方的地雷几十年都没清完,战后老百姓回家种地、放牛,一脚下去可能就没命。   光是去年,全球就有五千多人因为地雷死伤,其中大多数是平民和孩子。在乌克兰,大片农田变成了“禁区”,农民不敢下地,孩子不敢出村。人道组织说得也没错——地雷这种东西,战时防敌人,战后害自己人。   可站在这些东欧国家的角度,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国家小、军力弱、位置敏感,想要安全感,能抓住的办法不多。地雷虽然“脏”,但确实能让他们心里稍微踏实点。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安全和人道之间,很多国家一旦遇到威胁,优先选的永远是安全。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信号——他们其实不太相信北约了。   过去几十年,北约就是他们的“保护伞”,可俄乌战争让大家看清楚:大国讲究的是利益,不是承诺。 等真打起来,援助能不能来、来得多快,谁也说不准。   所以,这些国家选择“先把命保住”,哪怕要承担国际压力,也认了。   退约之后,欧洲的人道主义体系等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联合国的人权高专办警告,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让其他国家也效仿。   毕竟,这几年世界局势越来越乱,谁都怕哪天打到自己头上。如果连欧洲都开始公开“破戒”,那全球几十年努力建立的军控体系,很可能就会从这里开始崩。   有分析指出,这不是单纯的军事防御动作,而是地缘政治的一部分。东欧这几个国家彻底倒向西方阵营,用退约表态“我们跟北约是一条战线”,同时也是在警告俄罗斯——“别以为我们好欺负”。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