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陈志富得有点诡异了! 陈志1987年出生,2009年去的柬埔寨,那时候才

流浪的风筝 2025-10-18 09:32:44

说实话,陈志富得有点诡异了! 陈志1987年出生,2009年去的柬埔寨,那时候才22岁,2015年就创立了太子集团,年龄仅仅28岁。 22岁,放在现在,好多人还在大学宿舍里纠结毕业论文选题,或者挤在人才市场的人堆里,拿着简历四处碰壁,连一份像样的实习都没着落。可陈志倒好,直接孤身一人扎去了柬埔寨,那地方在2009年是什么样?基建差到土路能把车颠散架,法律条文摆着像样子,真遇事了找谁都没个准谱,当地人想安稳过日子都得处处小心,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居然能在那儿站住脚,这第一步就透着不一般。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从2009年到2015年,满打满算也就六年时间,他居然直接建起了“太子集团”。去查公开信息就知道,这公司后来摊子铺得极大,地产、酒店、娱乐都掺了一脚,这些行业哪一个是轻资产能玩得转的?地产要拿地,酒店要装修运营,娱乐行业更是得打通各路关系,每一步都得砸进去真金白银,还得有本地的人脉资源撑着。一个外来的年轻人,既不是家底丰厚的富二代,也没听说在国内有什么过硬的背景,他到底是凭什么拿到这些资源的? 有人说他是眼光独到,提前看准了柬埔寨的市场机遇。可眼光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想法,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直接变成启动资金。柬埔寨的地产行业,2015年才刚有起步的苗头,那会儿本地的商人都抱着观望态度,生怕砸进去的钱打了水漂,不敢轻易下场。他一个外来者,既不熟悉当地的市场规则,又没有长期积累的客户群体,居然敢大把砸钱进去,说背后没有高人推手,谁能真的相信? 再看看太子集团早期的那些项目,不少都落在了金边的核心地段。去过柬埔寨的人都知道,金边的核心地块有多抢手,要么攥在本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强手里,要么早就被国际上的大公司盯上,抢破头都难拿到一块。他一个刚创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既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也没有根深蒂固的本地关系网,怎么就能从这么多竞争者手里抢下核心地块?这背后的门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而且他的发家史里,最关键的那几年全是“空白”。2009年到2015年,这六年正是他积累第一桶金的关键时期,可他到底做了什么?是做进出口贸易,把国内的商品运到柬埔寨卖,还是开了工厂做加工生意?又或者是走了其他不为人知的门路?这些关键信息,从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就像一本书,最精彩的章节被人故意撕掉了一样。 对比一下同期在柬埔寨创业的中国人,大多都是从不起眼的小生意做起,开个小餐馆、做个小商品批发,一步一步慢慢摸索,能在两三年里实现盈利,就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可陈志倒好,直接跳过了最艰难的原始积累阶段,一步就跨进了集团化运作的层面,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商业发展规律,就像一个学生没读小学、中学,直接跳级进了大学,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后来太子集团还涉足了博彩业,要知道柬埔寨的博彩牌照,在2015年前后管控得极其严格,不是说你有钱就能拿到的,得有过硬的关系,能打通层层关卡才行。他一个外来的年轻商人,居然能顺利拿到牌照入局,背后的人脉关系绝对不简单,绝不是“运气好”三个字就能解释的。 更让人起疑的是,这些年关于他的负面传闻从来就没断过,涉及的事情也不算小,可每次传闻出来后,他都能“平安无事”,集团的运作也丝毫不受影响。换成普通商人,遇到类似的麻烦,早就焦头烂额,甚至可能直接栽了跟头,可他却能稳坐钓鱼台,这份实力,远不是“年轻富豪”这个标签能承载的。 说到底,在正常的商业路径里,从来就没有“28岁空降成集团老板”的奇迹。那些藏在时间线里的空白、那些不合常理的资源获取,还有每次化险为夷的“好运”,才是解开他“暴富之谜”的关键。 现在再回头看他早年的经历,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每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节点背后,都藏着没说透的隐情,就像水面上的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露在外面的一小部分,而水下庞大的真相,却没人能把那些散落的碎片拼凑出来。 当一个人的成功速度快到违背了正常规律,背后到底是不可复制的传奇,还是藏着不为人知的交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5
流浪的风筝

流浪的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