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对一个农村小学意味着什么?纪录片《上场吧,小董》里,下课铃一响,甘肃白银五年级的董迎博会立刻抱起自制的纸团球,飞出教室,开始踢球。在没有操场之前,小董只能在校门口的进门路或者水泥球场里玩。事实上,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操场其实不止是一块可供跑跳玩耍的场地。和操场一起消失的,是被关闭的活动可能和几乎所有课间玩耍时间。 要想建成一个操场,可能要经历漫长的演变。最早的操场是土做的,把土压平,再用白线简单画几道,就能当成一个简易的足球场了。学生们做个操、踢个球,裤子就沾得全是黄土。后来,土操场变成硬化水泥地,摔一下就要受伤一次。很多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受伤,会尽量避免让学生外出玩耍。 建操场最难的是资金问题,对于一个农村学校来说,修建一个篮球场地,就意味着一年的全部支出,“要是建操场,就什么都干不了,取暖费都交不了”。 阳光操场是贝壳公益坚持了四年的项目,截至2025年8月,贝壳公益已为甘肃省靖远县14所乡村中小学捐赠阳光操场。而操场的出现,不止是提供了一处玩耍的区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关于城乡差距的隐痛也正渐渐被抚平。
操场对一个农村小学意味着什么?纪录片《上场吧,小董》里,下课铃一响,甘肃白银五年
生活微观察社
2025-10-18 11:2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