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加税只剩十天,特朗普却认了 “不可持续”,这场闹剧要怎么收场? 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和军事动态被炒得火热,一边是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的“口是心非”,一边是美国媒体对航母部署的刻意渲染。 咱们结合各方信息扒一扒,会发现这场看似紧张的对峙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真相。 先说说闹得最凶的关税那档子事。 距离11月1日只剩十几天,此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对华加征100%关税”突然露出了真面目。 当地时间10月17日,有记者追问特朗普”11月1日,我们就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了,您认为这种措施是否能持续下去呢?”这位美国总统倒是难得坦诚,直接抛出“不可持续”四个字,转头又把锅甩给中国,声称是“被对方逼的”。 这话听着就有点矛盾,既然知道行不通,为啥还要摆出自家的架势?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手上实在没别的牌可打了。 如今再喊100%关税,更像是虚张声势的谈判技巧。 这边贸易战唱得热闹,那边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军事话题。 《新闻周刊》说的 “华盛顿” 号和 “尼米兹” 号。这两艘航母的长期任务很固定:守在印太地区,专门防着中国。“华盛顿” 号之前调去中东,是迫不得已 —— 以色列和伊朗关系紧张,胡塞武装还在红海搞事。现在巴以停战了,它回归印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现在巴以停战了,它自然要回原岗位,这波调动纯粹是常规操作,跟针对中国没啥关系。 美国政府的实际行动也透着心虚。 要知道中美军方的沟通渠道一直没断,真要是想搞事,犯不着费这劲维持对话。 而且五角大楼心里门儿清,自家造舰能力跟不上,短期内根本没底气搞直接冲突,所谓的“航母威慑”更像是给自己壮胆。 其实梳理下来就能发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更像是场注定收场的闹剧。 从法律层面看,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早就裁定他征税越权,最高法院11月的第一周还要审议关税合法性,政策能不能落地都是个未知数。 从现实需求讲,中美贸易往来早就深度绑定,美国对中国的稀土、制造业产品有刚性需求,中国也是美国农产品、能源的重要市场,真脱钩了谁都受不了。 现在距离11月1日越来越近,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会找个台阶下,就像之前多次暂停关税那样,悄悄搁置100%关税的说法。 毕竟连他自己都承认政策“不可持续”,再硬扛下去,只会让商界怨声更大,经济压力更重。 说到底,这场博弈早有答案:全球化时代,靠关税搞对抗就是死路一条,军事威慑更是虚张声势。 英伟达的市场流失已经给美国敲了警钟,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怎么体面地结束这场闹剧。 至于那些炒作出来的紧张气氛,笑笑就好,真要动真格的,美国自己先扛不住。 咱们就接着看戏,看这场贸易大戏最后怎么收尾。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28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