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存在信任问题】(时代杂志)本周中美贸易关系又经历了坎坷。周四,北京指责华盛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10-18 21:56:51

【中美存在信任问题】

(时代杂志)本周中美贸易关系又经历了坎坷。周四,北京指责华盛顿就其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引发恐慌。

此前,中国上周宣布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此举在华盛顿引发了一轮熟悉的恐慌。美国官员称之为“胁迫”和“夺权”,而北京方面则将这些措施描述为例行和防御性的。

真相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差距体现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从真正的对话到独白的距离。美国和中国再次以互不相容的思维框架解读同一事件。

对华盛顿来说,这些限制措施看起来像是针对性举措,旨在将供应链武器化,并在正在进行的谈判中获得筹码。它们被视为一种出乎美国官员意料的恶意举动。但比起最新的举措,人们的不满情绪更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通过广泛的政府支持不公平地支撑着产业。

然而,对北京而言,这些措施是9月份“关联公司规则”的可预见后续行动。该规则将美国出口管制范围扩大到全球任何一家中国持股比例超过50%的公司。此举被视为将美国的管辖范围延伸至全球经济深处,并扩展到与敏感技术几乎没有关联的中国公司。

双方都并非凭空想象。美国确实建立了现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出口管制体系之一,其明确目的是阻碍中国获取先进的半导体和制造工具。北京也花了数年时间仿照美国出口管制体系制定应对措施——包括国内监管、许可制度和报复性调查,旨在表明中国也能施加成本。

这种不信任的种子多年前就已种下。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华盛顿在2018年对电信公司中兴通讯和华为实施的出口限制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国家安全措施曾经针对特定违反制裁和技术转让规则的行为,如今已演变成一个长期的经济遏制框架,包括关税、黑名单和制裁,涉及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和制造软件等各个领域。

到2023年,中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机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反外国制裁法》以及一系列针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措施。最新的稀土限制措施是该体系的最新补充。

中方的理由是,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声称有权管理技术流动,那么中国也必须对其主导的战略资源采取同样的措施。目前,双方都在使用相同的监管工具,但对“出口”却没有任何共同的理解。

导致这种局面难以管理的原因是政治和官僚体系的不匹配。美国的监管体系更加透明,而政策制定过程则主要由一个由独立但相互重叠的机构、国会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网络决定。中国的体系更加集中,但也更加不透明,这使得解读变得困难。

美国经常公开其内部辩论——尽管并非总是如此,尤其是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相比之下,中国则通过政治言论进行沟通,掩盖了官僚意图。美国官员倾向于将北京的行动视为自上而下且高度战略性的行动,忽视了其内部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中国官员常常将美国的贸易措施视为遏制中国的协调行动,而实际上许多此类举措来自各自运作的机构。简而言之,双方都高估了对方的协调性。

如果这种各说各话的动态听起来很危险,那确实如此。

幸运的是,北京本月宣布的六项举措(编号从55到62)听起来比实际更具戏剧性。新的许可要求减缓了稀土出口,但并未禁止。但美国和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合规负担、运输中断以及供应链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现在在两种互不兼容的监管制度下运营,被迫在缺乏明确性的情况下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环境鼓励怀疑,却惩罚真诚寻求共识的努力。技术官僚们曾经依赖悄无声息的秘密渠道来澄清意图,但现在信息通过媒体传播,而且往往是相互矛盾的社交帖子,导致误解滋生。两国政府日益强硬的公众情绪强化了鹰派的本能。由于缺乏可靠的翻译——无论是官僚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双方都在不断证实自己对对方最糟糕的假设。

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至少目前北京掌握着话语权。中国几乎主宰着稀土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它控制着全球约35%的稀土储量,生产着全球70%以上的稀土矿,并占据着全球约90%的稀土精炼产能。这些矿物体积虽小,但功能至关重要,对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风力涡轮机和国防系统至关重要。一旦供应中断,将给美国各产业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实际成本。

然而,稀土作为中国“王牌”的说法不应被过分夸大。由于过度开采和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中国自身的稀土储量已从全球总量的70%下降到不足40%。中国目前既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稀土进口国之一。一些分析师预测,十年内中国甚至可能成为稀土净进口国。

中国国内也日益认识到,稀土限制措施可能迫使美国及其盟友加快重建供应链。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已在国内采矿和精炼领域投入巨资。日本和欧盟正在开发回收和替代技术。这将削弱北京的优势。

对于北京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过度使用出口限制可能会强化人们对中国作为不可靠供应国的看法,从而破坏北京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经济稳定力量的努力。

此次贸易摩擦造成的损害并不意味着美中两国能够重拾过去几十年的轻松乐观。但双方若能更清晰地把握界限,将大有裨益。

但仍有退让的空间。美国可能会推迟实施《关联企业规则》中最全面的部分,该规则已经引发了混乱和阻力。北京方面可能会放缓新许可证制度的推出,以防止不必要的供应冲击。

在那之前,双方将继续各说各话,充满竞争的语言,但还是缺乏信任。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