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鱼死网破的时候,就主动全面脱钩吧,中国也能反制美国,生产的产品,一针一线不卖给你,包括美国同一阵营的国家,更不允许第三方转卖,只对友好国家进行贸易。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小到袜子、衬衫,大到高铁、核电站设备,几乎什么都能造。 就拿美国民众日常离不开的消费品来说,美国商务部 2025 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上 85% 的袜子、78% 的衬衫、65% 的小家电都来自中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 “一针一线”,其实撑起了美国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要是中国真的停止供应,美国超市货架会很快空一半,想找替代供应商可没那么容易 —— 越南、孟加拉虽然能产纺织品,但产能只够满足美国需求的 30%,而且成本比中国高 25% 以上,美国消费者要么花更多钱,要么面临 “有钱买不到” 的尴尬。 更关键的是,这些消费品背后的产业链也在中国,比如衬衫的纽扣、袜子的弹性纤维,全球 70% 的产能都在中国,就算其他国家想代工,也得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根本绕不开。 再看美国同一阵营的国家,也就是常说的 “盟友”,中国要是连他们也一起断供,影响会更大。欧盟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可欧盟对中国的依赖一点不比美国少。 德国大众汽车每年需要从中国进口 40% 的汽车电子元件,法国的奢侈品行业更离不开中国,中国不仅是他们的大市场,还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全球 60% 的 LV 皮包、50% 的香奈儿围巾都是在中国代工的,要是停止代工,这些品牌的交货周期得延长 3 倍以上。 日本和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日本的丰田汽车需要中国的稀土永磁体,韩国的三星电子需要中国的半导体材料,要是中国断供,他们的核心产业都会陷入停滞。而且中国还能通过 “禁止第三方转卖” 堵住漏洞,这种监管手段在稀土、半导体材料领域已经有成熟经验,完全能落地。 中国的反制能力,还体现在那些 “卡脖子” 的关键产业上。之前美国总觉得能靠芯片、机床卡中国的脖子,可中国在不少关键领域也握着美国的 “命门”。 比如稀土,美国 90% 的重稀土都来自中国,这些稀土是美军 F-35 战机发动机、“宙斯盾” 雷达的关键材料,要是断供,美军的装备生产就得停摆;还有稀土永磁体,全球 75% 的产能在中国,美国的特斯拉电动车、通用电气的风电设备都离不开,断供后这些产业的成本会暴涨 50% 以上。 更厉害的是医药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美国市场上 90% 的青霉素、80% 的维生素都来自中国,要是停止供应,美国的医药价格会飙升,普通民众连常用药都可能买不到。这些关键产业的供应权握在手里,中国就算全面脱钩,也能让美国和其盟友付出惨痛代价。 而对友好国家,中国早就有成熟的贸易布局,完全不用怕脱钩后的市场问题。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 2024 年已经突破 6 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 22%,东盟现在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的家电、电子产品在东盟很受欢迎。 和俄罗斯的贸易更不用说,2024 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中国的汽车、机械设备在俄罗斯很抢手,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也稳定供应中国,双方还在用本币结算,完全不受美元影响。 非洲、拉美也是中国的重要市场,中国出口的农机、基建设备帮这些地区发展了农业和交通,而这些地区的矿产、农产品也源源不断运往中国,形成了互补的贸易循环。就算不跟美国及其盟友做生意,中国也能靠友好国家的市场维持贸易稳定,甚至还能扩大合作规模。 有人可能会担心,全面脱钩后中国的经济会不会受影响?其实中国早就做了准备。2023 年到 2025 年,中国投入了 1.2 万亿元用于 “内循环” 建设,就算外贸受影响,国内市场也能撑起经济基本盘。 而且中国还在不断提升产业升级,比如在芯片领域,2024 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经达到 28%,2025 年计划投入 1200 亿元继续研发,目标是突破 5 纳米制程。 在高端机床领域,中国的沈阳机床、科德数控已经能生产精度达 0.001 毫米的机床,能满足航空航天的需求。这些产业升级让中国在脱钩后,也能实现关键产品的自主供应,不用依赖外部市场。 真到鱼死网破的地步,中国主动全面脱钩不是冲动,而是有底气的反制。从一针一线的消费品,到稀土、医药这些关键产业,中国都有能力切断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供应;而对友好国家的贸易布局,又能保障中国的市场和资源需求。 这场较量下来的走向,已经很清晰,中国的制造底盘不会再被轻易撼动。对任何想掐我们脖子的人,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回击。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
【14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