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高市早苗刚当首相,就一口气做出3个指令,全都涉及中方安全! 这新官上任

萧兹探秘说 2025-10-22 14:55:55

21日,高市早苗刚当首相,就一口气做出3个指令,全都涉及中方安全! 这新官上任的架势简直是“火力全开”,别家首相还在忙着组内阁、定议程,她倒好,直接把矛头对准安保领域,盯着那三份堪称日本安保“顶层设计”的文件下手,明摆着要给地区安全搅点风浪。 先说这提高防务费占比的事儿,日本以前几十年都把军费死死摁在GDP的1%以内,后来松口涨到2%已经够惹眼了,高市这回来得更猛,照着美国的暗示想往3.5%冲。按2024年日本4.04万亿美元的GDP算,这就是140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虽说跟中国军费总量比还差得远,但摊到每个自卫队员身上,可比以前阔绰多了。 可这钱哪来?总不能凭空变出来,最后还得落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甚至烟草税上,老百姓本来就被经济低迷折腾得够呛,这下得多掏腰包养军备,估计骂声少不了。更有意思的是,日本买装备向来是“冤大头”,从美国进货要付高价,自己研制成本更高,1400亿砸下去也买不来多少真战斗力,说白了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一门心思要靠砸钱刷“对抗存在感”。 再看武器出口这块,简直是把战后的规矩撕得越来越碎。以前日本还有“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卡着,只能偷偷摸摸出口点救援、运输这类非作战装备,总共就五类能拿得出手。现在高市要彻底放宽限制,作战装备都敢往外摆了。 可日本军工的底子实在撑不起这份野心,别看元器件做得精细,主战装备要么设计不合理,要么技术鸡肋,还卖得死贵、产能又低,国际市场上根本没多少买家待见。不过这背后的心思藏不住——盯着的就是菲律宾这类想在南海搞动作的国家,以前还羞羞答答不敢卖重型装备,现在要是放开了,菲律宾要是真装上日本的战机潜艇,无疑是给地区冲突添柴,这针对中方的意图简直昭然若揭。 更别提这背后还藏着“以军促经”的小算盘,想靠卖武器给国内重工企业拉订单,可惜算盘打得响,能不能成还两说。 最耐人寻味的是核潜艇的事儿,这可是踩在日本民众的“核敏感点”上折腾。2011年福岛核灾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当年喊着“放弃核电”的口号言犹在耳,现在就敢拿核潜艇说事,无非是这些年政界一点点磨掉了民间的恐惧情绪,才算攒够了讨论的“底气”。可真要搞核潜艇哪有那么容易? 日本自己没技术,只能求美国卖,可美国英格尔斯-亨廷顿船厂连澳大利亚的订单都排到2032年才交货,日本想插队根本没门。就算自己研制,没个十几年根本拿不出成品,到时候高市早不知卸任多少年了,典型的“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 但这事儿的危害可不小,核潜艇续航能达数月,隐蔽性比常规潜艇强太多,一旦日本真的拥有,等于在西太平洋多了个“水下幽灵”,对中方海防安全的威胁可不是一星半点,中俄朝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说到底,高市这三板斧看着凶狠,其实满是投机的算计。她压根不是直接下命令,只是喊着“讨论修改”,既讨好了想让日本当“出头鸟”的美国,又不用立刻承担加税、引发抗议的后果。 毕竟美国早就想找个盟友牵制中方,既能消耗中方资源,自己又能躲在后面省麻烦,高市这波操作刚好踩中了美国的心思。可她没算明白,日本经济刚从“失去的三十年”缓口气,这么穷兵黩武下去,只会把民生拖进泥潭。 更关键的是,中方的实力早就不是当年,这点小动作造不成实质威胁,但能看出日本社会越来越明显的右倾情绪——不敢怪美国打压,又怨不过韩国,就把中方当成了泄愤对象,连袭击中国游客的事儿都能装聋作哑。 这三个指令看似是军事调整,实则是把日本往对抗的路上推。高市想得挺美,靠折腾安保刷政绩、抱美国大腿,可最后很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既没吓到别人,反倒把自己的民生和地区信任度都赔进去。 毕竟现在的东亚早就不是谁能靠武力说了算的地方,搞对抗只会自讨苦吃。 参考资料: 光明网 《高市早苗:今后将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希望尽早与特朗普会面》

0 阅读:2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