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呼吁乌克兰境内沿战线停止军事行动。 声明由英国政府公布,联合签署方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这事儿听着挺突然,毕竟之前西方阵营还天天把“支持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刻”挂在嘴边,如今主动喊停,显然不是突然转性追求和平,核心还是乌克兰前线的处境已经顶不住了。 乌军当前的困境早已不是秘密,最致命的问题出在后勤补给上。俄军从2025年4月开始调整战术,不再只炸铁路轨道,转而专攻牵引变电所、调度中心这些电气化铁路核心节点,这些设施一旦被毁,修复周期要数月甚至一年,配件还得依赖进口。 到9月中旬的夜间突袭后,顿巴斯、第聂伯罗等多个铁路枢纽陷入瘫痪,147个铁路节点中断运作,26列军列被迫停运。这直接导致前线弹药供应断崖式下跌,库皮扬斯克方向的机械化旅原本每周能收到200枚“海马斯”火箭弹,9月下旬实际到货只剩38枚,途中损耗还高达五成,炮击频率从每日80次锐减到25次,原定的反击计划只能搁置。 医疗物资也跟着告急,顿涅茨克野战医院的绷带和抗生素库存仅够维持四天,非战斗减员正不断侵蚀作战能力。 兵力层面的压力同样严峻。持续的拉锯战让乌军兵员消耗极大,补充的新兵训练严重不足,不少部队作战兵力已不足编制的三分之二,防御体系频频出现裂痕。这种情况下,乌军别说推进,就连守住现有阵地都异常艰难,之前寄望的夏季反攻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力。 西方这边的援乌力度早就跟不上了。美国在2025年3月直接暂停了所有对乌军事援助,包括价值超10亿美元的弹药和防空系统,虽说7月有限恢复援助,但规模只够应急。欧洲国家更显乏力,德国2025年援乌资金降到6.5亿欧元,比2024年少了70%,法国直言自家武器库存有限,欧盟全年拨款仅34.4亿欧元,还不到2022年的一半。 更棘手的是,北约援助物资运到波兰、罗马尼亚边境后,因为乌克兰铁路瘫痪无法运往前线,堆在敖德萨码头的3万多吨装备只能露天锈蚀,德国基尔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承诺装备的实际交付率比2023年下降了40%。 欧洲自身的经济压力也扛不住了。为了援乌,德国砸进去几百亿欧元,国内工业企业因能源涨价、订单减少倒闭不少;法国、英国各自面临通胀高企、民生不满的问题,议会里反对援乌的声音越来越大。美国忙着国内选举,对援乌的热情明显降温,援助资金一拖再拖,欧洲一看“带头大哥”松劲,自然更没底气硬撑。 所以英国牵头搞这个联合声明,本质就是找个台阶下。要是再耗下去,乌军守不住关键阵地,西方之前砸的几百亿美金和大量武器装备就全打了水漂,不光面子挂不住,在乌克兰的影响力也会彻底流失。 喊停火要么是想趁这段时间赶紧给乌军补点兵员装备,要么就是想借机和俄罗斯谈条件,毕竟再不停,可能连谈判的本钱都没了。 要是乌军真能在前线打出优势,西方断然不会提停火,早忙着宣传“收复失地”了。现在突然转口,不过是前线撑不住、自己也扛不动的现实,把之前的豪言壮语戳破了而已。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事关俄乌停火!英国、德国、法国等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