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9年,潜伏在台湾的陈宝仓意识到,他的身份早晚会暴露,为了消除后顾之忧,他将妻子和4个孩子都送去了香港,自己则留在台湾! 当时,最难离开台湾的是儿子陈君亮,因为国民党有 “适龄男丁” 不能离台的规定,陈君亮没法和家人一起走。 于是,陈宝仓就找了以前认识的一位军需官帮忙,以 “去香港采购军需物资” 的名义,给儿子办了一张 “差甲证”,有了这张特许通行证,陈君亮在1950年1月才坐上了离开台湾的船。 早在1949年底,妻子师文通和女儿们已经通过地下党的帮助先一步离开了台湾,送别家人那天,陈宝仓故意和妻子大吵了一架,没有去码头送他们,他只是在远处看着家人离开,用这种看似无情的方式告别。 当家人的安全到达香港后,陈宝仓其实还有机会离开台湾的,可他偏偏选择了留下,继续在危险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当时,特务已经在他家附近活动,1950年3月1日,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整个情报网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上线吴石将军急得不行,催他赶紧走,但陈宝仓拒绝了,理由是那份关系到解放军渡海伤亡的“台湾海防部署概要”数据还需要最后校准,况且他心里清楚,自己一旦走了,整个情报系统可能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他不是在等逃生的机会,而是想让自己的牺牲更有价值,得知吴石被捕的消息后,他烧掉了所有文件,埋进花盆里,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 连最后一次乘渔船逃走的机会,也被他干脆地放弃,当特务在家门口逮捕他时,他平静得像是在等一位老朋友,只托邻居给家人带了句话。 在审讯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他只答了七个字:“做事要有始有终。”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陈宝仓望了望南边香港的方向,随后牺牲了,他牺牲后,他的遗骨和革命名分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最终都“回了家”。 要把陈宝仓的骨灰运回大陆很不容易,师文通通过教会联系到台湾的进步人士,先帮忙火化了遗体,但当时台湾处于戒严时期,骨灰没法运出来。 这时,女儿的同学殷晓霞主动帮忙,轮船到香港时,没有入港证的殷晓霞把骨灰罐绑在身上,跳进大海游到岸边,才把骨灰交给了师文通。 而陈宝仓的革命名分则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才被确认,1950年下半年,师文通带孩子们定居上海,靠着民革主席李济深特批的抚恤金过活,直到三年后的1953年,那张薄薄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才终于送到了她手上。 1954 年,陈宝仓的骨灰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一天,他的骨灰和迟到三年的荣誉证书终于“团聚”,师文通在墓前轻声说:“我们回家了。” 陈宝仓用自己的选择,为家人开辟了一条回到大陆的路。 主要信源:(人民网——陈宝仓:从旧式军官到革命烈士)
[微风]1949年,潜伏在台湾的陈宝仓意识到,他的身份早晚会暴露,为了消除后顾之
千浅挽星星
2025-10-22 15:45: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