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因为直播带货引发争议,本人亲自回应,团队成员都需要养家糊口,希望大家理解! 在我看来,这种事很正常的,就算高志凯教授经常参加节目,他的收入也不可能会太高,毕竟不能和娱乐明星一样,一个人养一个团队还绰绰有余!我认为我们把钱花在高志凯教授这样学者身上,总好过花在那些娱乐明星和网红身上好的多,高志凯教授起码可以在国际上为国家争脸面,再看看那些娱乐明星和网红能为国家做什么,它们不偷税漏税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了,所以我觉得高志凯教授直播卖货是可以接受的! 说实话我现在还是喜欢看高志凯教授在国际舞台上,一语让对面哑口无言的名场面,高志凯教授这样的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更值得拥有我的尊重,我希望我们的文科生都能像高志凯教授一样,为国家出力! 其实仔细想想,大众对学者“带货”的争议,本质上是怕“知识变现”变了味——怕本该严谨的学术立场,被商品佣金裹挟;怕聚光灯下的专业输出,变成了纯粹的营销话术。但高志凯教授的回应里,有个很实在的点:“团队要养家”。这不是空话,现在做知识传播哪是单枪匹马能成的?剪视频、做运营、盯直播后台,每个环节都得有人扛,这些人背后是房租、房贷,是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医药费,总不能让大家靠“情怀”喝西北风吧? 更关键的是,咱们得算笔“价值账”。同样是花钱,买娱乐明星的周边,可能就图个一时开心,过阵子就压箱底了;但在学者直播间里,哪怕是买本书、选个知识付费课程,多少能沾点干货。就像高志凯教授,他直播时聊国际局势、讲外交逻辑,这些内容不是随便哪个网红能讲透的——去年他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用流利的多语种拆解国际规则,把咱们的立场讲得条理清晰,那场面比看一场娱乐晚会过瘾多了,也提气多了。反观有些明星,拿着天价片酬,却连基本的台词都背不下来,甚至还搞阴阳合同偷税,两相对比,谁的“变现”更值当,其实很清楚。 当然,也有人担心学者带货会“掉价”,觉得就该端着“学术架子”。可时代早变了,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好的知识、有价值的观点,得主动走到大众面前才行。高志凯教授用直播的方式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让原本可能只在学术期刊上的观点,变成了老百姓能听懂的家常话,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普及。而且他带货的选品大多和知识、文化相关,没有去卖那些华而不实的快消品,守住了学者的底线。 咱们常说要尊重知识分子,可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扬上。当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争面子的学者,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用合规的方式养活团队、传播知识,咱们更该给的是理解,而不是苛责。毕竟,能为国家出力的人,不管是在国际论坛上发声,还是在直播间里分享知识,本质上都是在做有价值的事——这样的人,值得咱们的支持,也值得更好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