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妄谈中国台湾问题后,临时取消了原定访华行程,德国外交部当地时间10月24日宣布,原定26日德国外长访华取消,理由是“无法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议”。 临来中国前,德国外长有关台湾问题的言论,已经严重触犯了一中的红线,不但触碰这条红线,还想给中国立规矩,一个当年的战败国有什么资格对中国内政说三道四,又有什么权力对台湾问题进行歪曲妄议? 德国外长这番“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言论,立马踩在了中国最不能触碰的底线上。说实话,这种说法在国际场合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但来自德国这样一个在历史上曾犯下严重错误、如今还在努力修复国际形象的国家,就显得尤为刺耳。毕竟,中国对一中原则的坚持,不是今天才有的态度,而是几十年来的坚定立场。 德国作为中国的合作伙伴,理应清楚这一点。可惜有些人总是选择性地“忘了”。实际上,中国和德国的关系一向不算差,贸易往来密切,合作项目众多。 尤其是在能源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领域,两国都有不少交集。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踩线试探。台湾问题从来都不是可以被“探讨”的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德国外长这次言论,等于是在给中国划线、立规矩,这种姿态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这种试图在别国内政问题上刷存在感的做法,既不礼貌,也不明智。 从德国方面的临时取消访问安排来看,表面上是因为“会议安排不上”,但背后显然是中方对其言行表示了不满。这其实也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尊重是外交的前提,想要交流,就得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你不能一边在媒体上口无遮拦地妄议中国内政,一边又想在北京受到热情接待,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德国外长的这番台湾言论,不仅不合时宜,更不合逻辑。中国的立场一贯明确,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也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德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坚定支持者,也曾在多个场合重申过对一中政策的承认。可惜这次外长的表态,似乎和德国一贯的外交立场脱节了,也难怪引发广泛质疑。 说白了,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公正裁判”,那首先得自身立场清晰,否则只会让人觉得是在刷存在感。这次事件其实也给其他想在台湾问题上“蹭热点”的国家提了个醒。 中国的态度不模糊,底线不含糊,谁要是想在这上面做文章,无论是出于国内选举考虑还是为了讨好某个大国,后果都是可预见的。 外交不是表演,更不是拿别国核心利益做政治秀的舞台。德国外长这次的“失言”,不只让自己此次访华泡汤,也让德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专业度和理性形象打了折扣。 未来中德关系会怎么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是否能真正理解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前提是彼此尊重。 否则,再多的会议安排也只是形式,再高的访问规格也都是空谈。这次的取消,或许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它背后的意义远比一趟航班的取消来得分量更重。 参考资料:德国外长访华行程临时取消 2025-10-25 09:52·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