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推出第19套对俄制裁,而欧盟身上却有18个窟窿流血不止,法国跟英国像用了一个世纪的抹布那样破败不堪,德国正从工业强国的位置上倒栽葱且大脑直接触地。 忘了债台高筑的意大利吧,连欧盟都不想提它。至于北欧,人口太少,经济总量微不足道。东欧几个小家伙濒临精神崩溃,绝望地等待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我们眼下看到的是一个欧盟的碎片化趋势,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境,更多的是政治和战略上的迷失。 想想看,过去几十年里,欧盟一直推崇着“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然而现在,每个成员国在危机面前都开始做出各自的选择。 法国的失业率高企,民众对欧盟的抱怨声越来越大;英国虽然在脱欧后大喊着要自力更生,可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动荡并没有让他们看见曙光。 德国这个曾经的欧洲发动机,如今却在全球供应链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制造业的衰退让它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 而且欧盟这几年所谓的“对俄制裁”,其实就是一种为了政治面子和外交压力而做出的表态,实质上成效并不明显。制裁的背后,不是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而是欧盟内部不同声音的博弈。 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法国和英国对能源供应的焦虑,让欧盟的统一战线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空洞的政治秀。 真正受影响的,始终是普通民众和底层经济,特别是那些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小国,正面临着更大的能源价格压力和经济困境。 而对于意大利这个问题国家,它的经济困境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数十年的债务积累,几乎让它无力再承担任何责任,连欧盟内部也选择对它视而不见。 过去欧元区的财政规则就像是一张空头支票,面对南欧的债务危机,欧盟只能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来保持经济的稳定,结果却加剧了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 而意大利,这个经济巨大的黑洞,一直在拖累整个欧洲,任何改革措施几乎都无法改变其根深蒂固的财政困境。 至于东欧国家,它们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很多东欧国家在加入欧盟后,经济上并没有完全受益,反而处于“夹缝”中间。随着俄罗斯的威胁日益严峻,这些小国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它们既希望得到欧洲的保护,又必须面对来自俄罗斯的巨大压力。长期以来,欧洲的“东扩”政策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援助,但却没有解决它们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如今,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处于极度的不安中,似乎在等着成为下一个“乌克兰”,被大国争斗的漩涡所吞噬。 总的来说,欧盟这一体制的“顶层设计”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隐患。面对外部压力,内部的分裂已经不再是新闻,各国的国家利益和政治斗争似乎让欧盟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统一的声音早已消失,剩下的只是各国为了自保而拼命拉扯的碎片,尤其是在全球变局中。 欧盟似乎越来越难以扮演起一个稳定力量的角色。面对内忧外患,欧盟是否还能重拾昔日的荣光,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盟 欧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