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必亡,20年后他再次预言,美国必然会在2025年年走向

蕊蕊聊过去 2025-11-06 16:59:28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必亡,20年后他再次预言,美国必然会在2025年年走向崩溃,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何这么说呢? 回想冷战尾声,那位挪威学者的话像一记闷雷,震得国际学术圈半天回不过神。40年前,他直指苏联十年内必散;20年后,又锁定美国,断言2025年将现崩盘迹象。这预言是天机,还是深挖出的真相? 约翰·加尔通这位挪威学者,1930年生在奥斯陆,早年就钻研国家冲突与和平机制,被国际上公认为和平研究的开山鼻祖。他不搞玄学那一套,而是用数据和结构分析法,拆解大国内部的症结,就跟中医号脉一样,一层层找出根源。加尔通的书和报告堆成了山,他一生写了上百本著作,影响了全球智库。   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盯上苏联,那时候苏联表面上风头正劲,军力能跟美国平起平坐,航天成就也亮眼。可加尔通不看这些花架子,他挖的是深层问题。1980年,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国际论坛上,他公开抛出观点:苏联将在1990年前解体。这话一出,现场哗然,但加尔通有他的底气,全靠对苏联经济和社会的细致剖析。 加尔通的判断,头一条就是经济失衡。苏联把大把钱砸在军工上,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15%以上,坦克飞机造得飞起,可老百姓的日子却紧巴巴。消费品短缺成了常态,粮食产量上不去,纺织品供应只够七成需求。商店货架常常空荡荡,民众排队买基本生活用品是家常便饭。这不光是数字问题,更是民生痛点。加尔通通过分析五年计划文件,看到资金像单行道一样,只往军工厂流,民生领域被挤得喘不过气。   加盟共和国结构也藏着炸弹,中央集权管得太死,地方自治需求被压着,矛盾越积越多。波罗的海地区和中亚的报纸上,早就有自治声音冒头。特权阶层占着资源大头,普通人怨气冲天。这种里外不一的模式,加尔通说,早晚出大事。他用模型推算,十年就是临界点。结果,1991年苏联真就解体了,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宣布,国旗降下,一切尘埃落定。   转眼20年过去,2000年,加尔通把目光对准美国。那时候美国正牛气冲天,经济总量全球第一,美元霸权稳如泰山,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可加尔通还是老办法,剥开光鲜外壳找毛病。他发现,美国的问题比苏联还纠结,先是财政窟窿。2000年国债规模已达5.7万亿美元,年增长率高得吓人。到2024年,突破35万亿美元,比全年GDP还多。利息支出每年上万亿,等于好多国家一年的收入全搭进去了。   加尔通比方说,这就像一家人月月超支,全靠借钱过日子,雪球越滚越大。民生钱被挤压,教育医疗跟着遭殃。社会分化更严重,1%的富人握着90%的财富,高楼大厦旁是流浪帐篷,加州无家可归者超17万。中产一遇大病,就可能倾家荡产。街头暴力事件增多,矛盾像火药桶一样随时点燃。 政治上,美国两党斗得你死我活,把国家大事当筹码。预算法案拖几个月是常态,政府关门闹剧上演好几回。加尔通说,这就像机器卡了泥巴,转不动,该解决问题全成大麻烦。还有霸权消耗,美国人口只占全球5%,资源用掉三分之一,到处打仗搞制裁,海外基地补给不断,本土基础设施却老化严重。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开销,换来的是全球反弹。现在越来越多国家不买账,贸易开始绕开美元结算,欧元和人民币协议签了不少。加尔通在访谈中直言,美国的衰落不会像苏联那么突然,而是慢性病,慢慢垮。2025年就是关键节点。他基于这些数据模型,预测美国将进入结构性崩溃。 如今2025年已到大半,美国的迹象正应了加尔通的话。通胀率稳在4%以上,超市物价飞涨,老百姓买菜都得算计着来。两党还在债务上限上拉锯,谈判桌上文件堆山,决议迟迟不出。去美元化加速,巴西印度等国本币互换协议落地,国际贸易格局悄然变样。这些问题不是一天冒出来的,早几年就埋下种子。   加尔通2024年去世前,还在强调,大国强不强,看内部平衡不平衡,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不舒坦,有没有凝聚力。苏联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他的研究像一面镜子,照出忽略民生的下场。 从中国角度看,这些教训太有价值了。我们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经济内循环和对外开放两手抓。脱贫攻坚战打赢,乡村振兴铺开,民生工程一件件落地。面对全球变局,中国稳扎稳打,高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前头。这不光是回应加尔通的洞见,更是给世界交出的答卷。

0 阅读:4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