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四川一女子为给哥哥还债,不惜陪伴老板24年,没想到老板后来大手一挥,女子身价直接暴涨到125亿,如今更是成为海外的大老板! 2024 年,杨利娟在海外海底捞门店考察的视频火了。 她看到顾客调不好火锅火候,随手上前调整,动作熟练得像当年当服务员时,网友才知她是百亿老板。 如今她掌控着海底捞海外布局,可这份细致,从 1994 年端盘子时就没丢过。 2021 年疫情最严重时,海底捞每天亏损超千万,张勇把 CEO 位置交给杨利娟。 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全国门店,发现 300 家店长期亏损,果断推行 “啄木鸟计划”。 砍掉这些店时,公司短期亏了 24 亿,很多人反对,她却坚持 “留得青山在”。 后来海底捞靠留存门店复苏,员工们说:“杨姐敢下狠手,更懂怎么护着这个家。” 这段临危救企的经历,让她从副总真正成长为能扛事的掌舵人。 1999 年,21 岁的杨利娟被派去西安开海底捞分店,刚到就遇难题。 新店开在偏僻地段,第一个礼拜天只来了三桌客人,服务员都耷拉着脑袋。 她没骂员工,而是带着大家去公交车站发传单,冬天递热毛巾,说 “先暖人心再做生意”。 后来又带着电磁炉去写字楼,给加班白领煮小火锅试吃,慢慢攒起回头客。 有次醉汉来闹事掀桌子,她挺身上前敬酒周旋,保住门店,也让张勇更信任她。 1994 年,四川简阳农村的杨利娟才 16 岁,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 两个哥哥做煤炭生意赔光本钱,还欠了债,讨债人天天堵在家门口拍门。 她看着父母偷偷抹眼泪,收拾书包说 “我去打工,总能还上钱”,揣着几十块去县城。 在小餐馆当服务员,每月百来块工资,自己只留 20 块生活费,其余全寄回家。 有次老板想给她涨工资,她却先问 “能不能预支些,给我妈买治病的药”,懂事得让人心疼。 2008 年,杨利娟升任海底捞副总,此时公司已有五十多家门店,她成了行业名人。 有竞争对手找到她,开出百万年薪加股份,说 “比在海底捞挣得多,还不用那么累”。 她却笑着拒绝:“我从熬汤底、洗工作服干起,十六个春节都在店里过,这儿是家。” 后来张勇说:“海底捞能做大,利娟的忠诚比能力更重要,她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她依旧保持老习惯,每天提前到店,帮员工择菜、擦桌子,没一点领导架子。 如今,杨利娟常飞海外考察门店,从选址到服务细节都亲自把关。 她在海外推出 “中式火锅 + 本地食材” 的组合,让海底捞在多个国家受欢迎。 深夜巡店时,她还会帮服务员端盘子,发现客人碗里没茶水就主动添上。 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总说:“我没什么本事,就是把 16 岁端盘子的认真,保持了几十年。” 从农村丫头到百亿女老板,她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把每件小事都做到极致的坚持。 主要信源:(华商韬略——专访海底捞CEO杨利娟:用尽今天的力气,明天就会变得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