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10年,37岁的张惠妹对31岁的酒吧调酒师一见钟情,她为他砸下1500万,决定让他一夜之间成为大老板。 2010年,当华语乐坛天后张惠妹,拿出1500万新台币的时候,这笔钱的目的地不是哪家蓝筹股,而是一个月薪不过6万台币的调酒师的梦想。 这笔钱就像一面棱镜,它照见了巨星在巅峰时刻内心深处的需求,也记录了资本是如何像魔法一样,瞬间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最后,它还在所有人的围观下,被解读出了无数种截然不同的意义。 这一切的起点,压根就不是商业算计,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共振,那时的张惠妹,刚结束“阿密特”巡演,事业如日中天,但爬得越高,压力就越大。 加上在感情里兜兜转转,经历了与周立璟、王力宏、何守正的几段波折,她太需要一个可以喘口气的地方了,台北夜店里震耳欲聋的音乐,反而成了她的避难所。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吧台后面那个叫Sam的男人,抓住了她的目光,这个身高180的中德混血调酒师,最打动她的,不是别的,就是那股子专注劲儿,他用伏特加和蝶豆花汁调制招牌鸡尾酒“暗黑破坏神”时,那神情简直像个艺术家。 Sam身上的那种平凡、独立,和他那个“想拥有自己舞台”的单纯梦想,对身处名利场中心的张惠妹来说,简直是一剂解药。 所以她投出的这1500万,说白了,是在为一种自己渴望的“灵魂”买单,是她个人情感的一种外在投射。 这笔巨款砸下去,Sam那个关于“调酒师天地”的虚幻想法,立刻在台北忠孝东路四段变成了现实——ABar就这样诞生了。 资本的力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35%的钱付了租金押金,45%变成了黑色镜面天花板上的1200盏LED星灯、15米长的吧台和红丝绒包厢,吧台上那400款基酒,更是专业和梦想的宣言。 更重要的是,Sam本人的身份被彻底重塑了,他从一个领薪水的打工人,一夜之间变成了手握股权的运营总监,成了别人口中的“商界新贵”。 他手里的调酒器,仿佛被换成了一纸通往上流社会的入场券,2010年8月,ABar开业那晚,店外是500名粉丝的荧光棒,店内是各路明星的香槟杯,而这一切的发动机,就是那1500万。 可当这件私事被丢进舆论的广场,故事的味道就全变了,最刺耳的声音,莫过于“包养小白脸”的说法,这种老掉牙的剧本,把一段合作关系硬生生扭曲成了桃色新闻。 当事人当然要反击,Sam在Facebook上愤怒地澄清,这钱是“借贷”,一定会还,张惠妹的经纪人陈陈川也出面,官方定调为“欣赏年轻人的创业热忱”。 媒体的解读更有意思,他们把ABar那个闪电霓虹灯标志,说成是“劈开传统男女关系”的象征,这已经不是钱的事了,它成了一个公共话题,每个人都借此投射自己对名人、性别、财富和阶层的想象。 2012年,ABar因为经营策略调整停业了,Sam还了部分钱,又做回了他的调酒师,一场喧嚣,最终还是落回了现实。 信息来源:新浪网《张惠妹近照: 极度宠男友, 送豪车买豪宅赞助1500万开夜店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