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现在让外界最紧张的,不是新装备铺天盖地的生产速度,而是这些装备已经开始投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1-07 17:12:27

中国军工现在让外界最紧张的,不是新装备铺天盖地的生产速度,而是这些装备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可是谁也看不清它们到底有什么能力。 就说那两款隐身战机,歼- 20和歼- 35A,去年航展上国防部都官宣了,装的全是国产发动机,还说要把“三剑客”升级成“四剑客”,可关键信息藏得比什么都深。大家都知道是隐身战机,但隐身涂层能扛住多少波段的探测,内置弹舱到底能塞下几枚远程导弹,作战半径是一千多公里还是两千公里往上,这些能直接定战力级别的数据,官方从来没给过准话。 西方军事论坛上吵翻天,有人按外形估摸着和某国的F系列差不多,有人说国产发动机推力更大,实际性能得往上提一档,可没有实锤数据,谁也不敢拍板,这种猜来猜去的滋味可比明确知道对手有多强难受多了。 舰载机这边更明显,歼- 15T都公开表演弹射起降了,专家也说了能适配福建舰,可这飞机满油满弹状态下能不能顺利升空,一次能携带多少枚反舰导弹,滞空作战时间有多长,这些实打实的作战参数一个字没露。要知道航母的战斗力全靠舰载机撑着,光知道能弹射起飞,不知道实际能发挥多大威力,就像看别人掏出一把枪,却不知道是手枪还是步枪,能打五十米还是五百米,能不紧张吗。 更让人犯嘀咕的是那些体系化的作战组合,央视之前播过一段演练视频,无侦- 7、无侦- 10 无人机和东风- 100导弹联手打海上目标,全程展示了从搜索到打击的流程,可细节全是“马赛克”。东风- 100射程三千到四千公里、速度四马赫是节目里透出来的,但无人机发现目标后,多久能把数据传到导弹部队,定位误差能控制在几米,导弹飞行过程中怎么躲避反导系统,这些关键环节全是黑箱。 外界只知道这套“反航母天团”能干活,却不知道反应速度有多快,打击精度有多高,更不知道除了这几款,还有没有其他没亮相的家伙能加入进来,这种“已知有杀招,未知杀招有多狠”的状态,简直是战略层面的折磨。 还有那些水面舰艇,055大驱都编队出海好几次了,官方只说是“万吨大驱”,装备了新型防空反导系统,可具体有多少个垂发单元,能兼容多少种导弹,反潜范围能覆盖多大海域,这些数据从来没公开过。西方智库只能靠卫星照片估摸着算吨位,再对照同类舰艇猜性能,可越猜越没底,毕竟中国军工这些年的黑科技不少,说不定里面藏着些没见过的绝活。 就像打牌,对手知道你手里有王炸,有顺子,可不知道这些牌怎么组合着出,什么时候出,每一张牌的实际威力有多大,这种信息差带来的压迫感,可比单纯的牌多牌少吓人多了。毕竟生产速度快顶多是家底厚,可这些已经能用却看不清深浅的装备,才是真让人摸不准底气的关键。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