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昨晚(11月9日晚)报道:“俄罗斯袭击导致乌克兰电力供应瘫痪。俄罗斯军队周六晚间动用458架无人机、发射45枚导弹袭击乌克兰。乌能源部称,这是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电厂最严重的袭击’导致该国发电能力降至‘零’。” 这话一点不夸张,毕竟冬天眼看就要来,没了发电能力的话,取暖、做饭、看病全成了大问题。 这波袭击根本不是瞎打的,明显是早有预谋的精准打击。 俄军先用大量小型无人机当“炮灰”,密密麻麻地冲过去消耗乌克兰的防空导弹,等防空系统忙不过来,再发射那种能快速突防的弹道导弹,专门盯着发电厂和变电站打。 基辅旁边的特里皮利发电厂、哈尔科夫的兹米伊发电厂都被击中,工程师们冒着二次轰炸的风险去抢修,可损坏太严重,根本没法快速恢复。 乌克兰这边其实拼尽全力拦了,防空部队打下了四百多架无人机和好几枚导弹,但架不住对方数量太多,还是有几十架无人机和导弹冲破了防线。 现在基辅街头一到晚上就黑沉沉的,只有汽车灯和应急灯亮着,地铁早就停运了,人们出门只能挤公交车,或者干脆待在家里不敢动。 波尔塔瓦那边更惨,火车车库被炸毁,好多班次的火车都取消了,整个中部的交通都乱了套。 最让人揪心的是医院,现在全靠柴油发电机维持运转,透析机、呼吸机这些救命设备就悬在那几桶柴油上。 更危险的是,俄军的导弹还瞄准了给核电站供电的变电站,虽然没直接炸核电站,但一旦变电站彻底损坏,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出问题,那就是整个欧洲的安全隐患。 俄军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打“能源心理战”,知道乌克兰冬天冷,能源设施是民生的命脉,把电炸没了,老百姓挨冻受饿,就可能对政府产生不满,进而施压让其谈判。 之前俄军也炸过能源设施,但都是断断续续的,这次直接炸到归零,明显是想在冬天到来前彻底掐断乌克兰的底气。 这种打法比直接打前线更狠,前线是士兵的较量,这直接把普通民众拖进了绝境。 乌克兰现在的处境特别被动,可再生能源在冬天根本指望不上,风能太阳能都不够用,想修发电厂,零件和设备得靠西方援助,可之前有消息说西方的援助已经缩水了不少。 泽连斯基急着要更多的防空系统,可那种能拦弹道导弹的系统本来就少,而且拦截弹比俄军的导弹还贵,长期这么耗下去,不管是乌克兰还是援助国,都有点扛不住。 其实乌克兰也在试着反击,之前摧毁过俄军的无人机储存基地,但效果有限,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还是源源不断地打过来。 现在最无奈的是普通老百姓,有的人开始囤积木柴,有的人抢着手电筒和充电宝,可这些东西在漫长的寒冬里只是杯水车薪。 这场能源战把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暴露得明明白白,不再只是军队之间的对抗,而是直接瞄准了一个国家的民生根基。 俄罗斯想靠冻垮民众来赢,乌克兰只能硬扛着等援助,可冬天才刚开始,这样的黑暗和寒冷,不知道还要熬多久。 最无辜的永远是那些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他们没做错什么,却要为这场战争承受最直接的痛苦。 参考资料:鲁中晨报《俄军从三面猛攻乌“第三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