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啥要站着睡觉不躺下,它不累吗?一个牧民表示,马儿不是不想躺在地上睡,而是不敢躺呀![给你小心心]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牧民巴特尔遇到一件让他揪心的事,他发现自家一匹三岁的小公马瘫在马厩里无法站立。 兽医仔细检查后告诉他,这匹马既没有受伤也没有生病,而是因为马厩过于狭窄,连续多日不敢卧倒,最终体力透支倒下了。 “马不躺下会死。”兽医这句话让养了二十年马的巴特尔深感震惊,他从未意识到,马匹的睡眠习惯背后隐藏着如此深刻的生存智慧。 马站着睡觉的习性源自远古的生存挑战,野马生活在开阔的草原,面对狼群等天敌时,它们唯一的自卫方式就是快速逃跑。 如果躺下睡觉,遇到危险时需要十几秒才能站起来,这个时间足够天敌发起致命攻击。 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那些能够站着睡觉的马存活下来,并将这一特性代代相传。 即便如今被人类驯养,生活在相对安全环境中的家马,依然保留着这一古老本能。 马能够长时间站立而不疲劳,得益于其腿部独特的“支撑装置”,这套由肌腱和韧带组成的系统能够锁定关节,让马在放松状态下保持站立,几乎不消耗肌肉能量。 但站着睡觉只能满足部分睡眠需求,马每天需要2-3小时睡眠,但它们会将其分割成多个短时段。 站立时,马只能进行浅度睡眠,大脑处于半醒半睡状态,耳朵仍在不停转动监听四周。 要实现深度睡眠,马必须躺下,这种快速眼动睡眠对大脑功能恢复至关重要,马每天至少需要25分钟的躺卧时间来完成深度睡眠。 如果长期缺乏深度睡眠,马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运动协调性。 野生马群通过集体协作解决这一矛盾,它们会采取“轮班放哨”的方式,总有一两匹马保持站立警戒,其他成员则安心躺下深度睡眠,过一段时间再轮换。 马群首领通常会最后躺下,确认所有成员都安全后才休息。 单独饲养的家马就面临困境了,没有同伴放哨,即使困得摇摇晃晃也不敢轻易躺下。 巴特尔的马正是因为狭窄的马厩让它缺乏安全感,连续多日不敢卧倒,最终体力不支。 现代马术研究显示,马厩的宽度对马匹能否安心躺卧至关重要,足够宽裕的空间能让马感觉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起身逃跑。 同时,垫料的柔软程度也会影响马匹是否愿意躺下休息,巴特尔后来将马厩宽度扩大到四米,铺上柔软的垫料,并经常守在旁边让马感到安全。 那匹小公马终于能够每天躺下安心睡上半小时,这一改变不仅解决了马的睡眠问题,也避免了因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健康隐患。 这是因为在躺卧时,马的关节能得到充分放松,血液循环更加顺畅,长期站立则会增加关节负担,特别是后肢关节。 马的睡姿告诉我们,生存压力如何塑造了动物的行为本能,即使环境改变,刻在基因里的记忆仍会持续影响它们的行为方式。 很多网友都表示,第一次知道马如果长期不躺下睡觉,真的会有生命危险,以前光觉得它们站着睡挺酷,没想到背后这么心酸。 “看完心里挺不是滋味,马这生物真的太不容易了,站着睡是怕被吃掉,现在被家养了,又因为马厩太窄或者没有同伴而不敢躺下,活得小心翼翼。” “巴特尔后来加宽马厩、守着马睡觉的做法挺暖的,这才是真正爱马的人。” “以前在老家见过马站着睡觉,当时还觉得它偷懒,打个盹儿都不肯趴下,现在才明白,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是无数匹躺下没来得及跑掉的野马用命换来的教训。” “科普知识太重要了,提到马需要每天躺25分钟左右进行深度睡眠,否则会影响健康,这对养马人很有启发。” “单独养的马确实缺乏安全感,给马找个可靠的伙伴,是个好办法,体现了对动物心理需求的关怀。” “没想到马的腿部结构这么神奇,那个‘支撑装置’能锁住关节,让它们站着休息省不少力气,不过后腿还是得轮换休息,难怪看到马经常倒换后蹄,以前还以为是无聊,原来是在‘歇腿’。” 您在实际生活中还观察过哪些动物看似奇特,实则蕴含生存智慧的行为呢?或者您对科学养马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闻和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