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提醒中国要提防美国随时把演习当真开战,美国似乎也有意加码,好像在验证他们说的这事的正确性,局势的确是紧张起来了。 说起今年以来印太地区的军事动静,真是让人觉得空气都紧绷起来了。美国主导的Talisman Sabre 2025演习刚在澳大利亚收尾,这规模可不是闹着玩的,足足拉来了19个国家,超过3.5万军人参与,从7月13日一直持续到8月4日。澳大利亚北部那些港口和丛林地带,全是各国部队的影子,美国海军陆战队、澳大利亚国防军、日本自卫队、英国皇家海军,全都掺和进来。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和日本的出云号直升机母舰直接开过去,演习内容还加了网络作战和人工智能应用,摆明是在练高科技打仗的套路。美军在这儿模拟了各种登陆和打击场景,目的是练就一套能在太平洋快速反应的能力,直指区域热点。 这演习表面上是双边训练,实际上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铁拳展示。特朗普二度上台后,这套战略更狠了,强调要围堵中国影响力,从菲律宾到关岛,全是增兵和导弹部署的节奏。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拉着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一起转,上个月美印还在喜马拉雅山区搞实弹射击,针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意味太明显。菲律宾的港口现在停满了美军补给船,关岛的跑道上多出不少B-52轰炸机。Talisman Sabre里最扎眼的,还是美国陆军试射Typhon中程导弹系统。这东西射程能到2000多公里,7月15日就在演习中用SM-6导弹击中了海上移动目标,爆炸声估计传了好远。9月15日,美军直接把Typhon第二套系统运到日本九州,卡车队连夜赶路,技术员现场组装,测试灯一亮绿光,就意味着太平洋多了一个陆基火力点。中国和俄罗斯都跳脚了,说这违反中导条约精神,威胁周边稳定。 俄罗斯这边看得门儿清,拉夫罗夫外长没少放话。7月他在访问朝鲜时,就点名批评美国主导的军演是东北亚不稳定源头,威胁整个亚洲和平。俄罗斯没直接点Talisman Sabre的名,但意思一样:这些大阵仗的训练,随时可能从演变成实战。想想历史,日本当年不就借演习幌子偷袭珍珠港?俄罗斯拿自己的教训说事儿,西方制裁后,他们金融系统差点崩盘,高科技链条被卡得死死的。2025年,中俄贸易创纪录,结算用人民币的比例蹭蹭上涨,俄罗斯分享了绕过制裁的经验,比如能源项目怎么避开美国眼线。中国企业也学着点,美国刚把几十家中国公司扔进实体清单,半导体出口管制更严,芯片设计软件销售都暂停了。这不光是经济战,还是想掐中国脖子,让工业链出岔子。 美国这手玩得溜,说一套做一套。嘴上通过外交渠道递话,说特朗普这四年不想和中国正面刚,怕军力对比今非昔比。但行动上呢?9月,美军在日本岩国基地又部署Typhon,盟友间还吵预算,日本和澳大利亚官员开会时直挠头,说额外开销太重。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电子侦察船直接去南海巡航,雷达天线转个不停,把美军动静摸得一清二楚。055型驱逐舰一艘顶一个陆军旅,112个导弹单元,能同时对付空海陆目标;歼-20隐身战机和东风系列导弹摆那儿,美国想占便宜,成本得算清楚。 局势这么绷着,俄罗斯的提醒不是空穴来风。拉夫罗夫多次在联合国和上合组织会上强调,美国想挑中国和印度掐架,自己坐收渔利。俄罗斯和中国8月搞了海上联合-2025演习,舰艇编队在日本海列阵,模拟反舰作战,战机起飞投放精确弹药。这回应够直接,展示协调能力。中国还和塞尔维亚、中东国家加强训练合作,坦克在贝尔格莱德平原上跑,交换战术心得。外交部在北京记者会上怼得干脆,说美国的包围策略是白日梦,航母和导弹不是摆设。G7外长会议上也提了,担忧中国核武库快速扩张,但中国回击说,美国军力建构才该克制。 特朗普的印太布局,核心是多域遏制,从经济到军事全覆盖。2025年,美国计划用Typhon系统填补中程导弹空白,SM-6和战斧导弹从陆地发,能打船也能打岛链。中国军力升级也快,11月福建号航母正式服役,这是第三艘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让舰载机起降更高效,直指美军航母战斗群。专家说,中国情报系统正追着美军武器开发跑,AI和网络战上不落后。澳大利亚防长也直言,中国军力增长需要回应,但得有战略保证,不然就是军备竞赛。 这局面像走钢丝,两边都在探底线。美国知道真打起来,谁都捞不着好,经济纠缠太深,全球供应链一断,全世界遭殃。中国强调防御姿态,一边在台海南海搞实弹演习,亮肌肉;一边深化和俄罗斯的经济联动,能源贸易避开美元。总的看,紧张是真,但还没到失控边缘。美国想遏制中国崛起,但盟友负担重,内部也虚。俄罗斯的经验分享帮中国堵了不少漏洞,高科技产业防护网织得更密。中国军改成果摆眼跟前,航母群和导弹网让对手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