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有分析认为,中国昨晚通过新闻联播开场,等同于突然宣布了一个鲜明态度:认清形势。 新闻联播一开场就把先辈牺牲和眼前的风险摆一块儿,其实就是把话说透了:和平从来不是躺着就能来的,发展也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形势,这背后全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一点都不能错的判断。 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现在有这样的安稳日子,一步判断错了都不行。 谁都记得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牺牲,抗美援朝时,19岁的冰雕连战士冻僵了还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十九万八千多名烈士把命丢在了异国他乡,才把战线稳稳挡在三八线外。 2020年边境线上,33岁的陈红军守在雪域高原,用年轻的生命护住了国土的一寸一毫。这些先辈拼出来的不是一时的安稳,是给后人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可现在的外部风浪一点没小。 2024年全球武装冲突都创了80年之最,美国的技术封锁直接卡了广东电子厂的脖子,断芯仨月就让几百号工人差点没活干,中美贸易额降了15.6%,多少外贸老板夜里愁得睡不着觉。 连咱们吃的豆油都捏在别人手里,大豆进口占了全球60%,供应链稍微一断,超市货架就得慌神。这些风险哪儿是遥远的口号,早跟柴米油盐绑在了一起。 能扛住这些风浪,靠的全是几十年里没停过的投入和没错过的判断。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都换成了155毫米火炮,咱们手里的152毫米体系眼看要落后,当时就敢砸一亿人民币引进别人瞧不上的火炮技术——那时候一亿可不是小数目,还被国际上讥讽是“昂贵的摆设”。 可就是这笔钱,打开了现代火炮的大门,科研人员跟着外国专家学技术,引进高精度机床一点点啃硬骨头,没几年就造出了自己的PLZ-45自行加榴炮,后来更是搞出射程70公里的PLZ-05,现在光炮弹出口就赚了200亿。 要是当时贪图省事守着老型号,现在哪有在国际军贸市场说话的份儿?这种精准判断在科技领域更明显。 前几年芯片封锁最狠的时候,台积电断供,英伟达只给“阉割版”芯片,国内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举步维艰,连个二手零件都得等好几个月。但咱们没坐以待毙,研发经费一年年往上涨,2025年上半年就涨了8.2%,中芯国际在设备受限的情况下硬是磨出了比肩5纳米的芯片,华为Mate 80带着麒麟9030一出来就被抢空,直接在封锁墙上凿开了缝。 光伏产业也是这么过来的,当初被卡技术、卡市场,现在咱们的多晶硅产能占了全球九成以上,以前拿捏咱们的国家,反倒得求着买咱们的组件。这些投入从来不是瞎花钱,是给和平买保险,给发展铺路子。 2025年国防预算涨了7.2%,这笔钱没白花,海军的新舰一艘艘下水,反导系统织得越来越密,手里有了硬家伙,那些挥舞着“长矛”的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粮食安全上更不含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是空话,7.09亿吨的年产量摆在那儿,就算国际粮价因为地缘冲突疯涨,咱们的粮袋子也稳得很。就像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咱们没被压垮,反而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些“新三样”上实现了换道超车,逼得美国不得不坐回谈判桌暂停部分关税,这背后全是产业链的韧性和提前布局的底气。 新闻联播把这些事摆出来,就是把话说透了:先辈的血不能白流,现在的风险也不能轻视。和平不是躺着等来的,是靠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技术、造出来的装备、稳下来的产业撑起来的;发展也不是闭着眼跑就行,每一步判断都得踩准,当年敢换火炮体系,现在敢扛芯片封锁,都是因为看清了“靠人不如靠己”的形势。 要是哪天松了投入的劲、错了判断的方向,先辈用命换来的安稳,很可能就要打折扣。这哪是在“敲警钟”,分明是在说:认清形势,攥紧主动权,才对得起过去,守得住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