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一名30岁的中国男人迎娶了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洞房花烛之夜,男子却趁新娘睡着,偷偷溜进隔壁房间,和34岁的岳母相拥。岳母:“我们终于能永远在一起了。” 1910年巴黎冬雪纷飞,一场看似寻常的中法婚礼,却藏着让人脊背发凉的秘密:30岁东方青年牵15岁少女的手宣誓,可夜深人静时,他绕过新房,直奔隔壁,那里34岁女人低语“我们终于能永远在一起了”。这桩联姻,究竟是爱,还是时代逼出的无奈算计? 1880年2月1日,卢芹斋生在浙江湖州卢家兜村,本名卢焕文。村里人靠养蚕织丝过日子,可他爸染上鸦片瘾,家道中落,妈操劳过度,自杀去了。他爸也很快撒手人寰,十岁就成了孤儿。远房堂叔收留他,勉强让他识几个字。十五岁那年,他跑到三十公里外的南浔镇,钻进当地丝商张家当杂役。先在厨房刷锅,慢慢因脑子活络,被张家二公子张静江挑中,当了贴身跟班。 张静江这人,表面纨绔,骨子里反清,1902年清廷派他去法国当商务参赞,22岁的卢芹斋跟着上了船。巴黎那会儿,埃菲尔铁塔刚建好,塞纳河边咖啡馆林立,中国人稀罕得像稀有动物。他先在张的“通运”公司打下手,卖茶叶丝绸瓷器。张静江用赚的钱暗中资助孙中山搞革命,卢芹斋管仓库,学着辨青花瓷纹,练法语口音。1908年,28岁的他不干了,自立门户,在第九区泰特布街租小铺,挂“来远公司”牌子,专卖象牙雕和湖州丝巾。起初货少,欧洲人对中国玩意儿半信半疑,他天天早起擦货,晚上点煤气灯吆喝,咬牙挺过来。 那年秋天,他推开马德兰广场一家帽店门,递丝绸样品。店主奥尔佳·利布蒙德,34岁,波兰爸意大利妈,早年穷,在巴黎有钱人家当下人,被男主人诱奸,19岁生下女儿玛丽·罗斯。帽子店是她旧情人赞助的,她靠手工帽维持生计。两人从布料聊到时装,他帮她压价进货,她教他法国礼节。奥尔佳日子紧,债务缠身,卢芹斋出钱帮衬,两人走得近。他带玛丽吃东方糖,她们母女公寓成了他歇脚地。奥尔佳不愿离婚丢资助,怕社会闲话,就出主意,让15岁女儿嫁给他。这样三人名正言顺住一块,感情藏得住。卢芹斋答应了,这事搁现在听着荒唐,可那时代,华侨求生,哪顾得上体面。 1910年12月29日,圣日耳曼德普雷区小教堂办婚礼。卢芹斋穿租燕尾服,玛丽披白纱,奥尔佳坐前排当妈。宾客少,牧师念誓词,交换戒指,钟声一响就散。婚宴在教堂后园,面包奶酪红酒简单对付。大家碰杯,卢芹斋抿一口,玛丽低头捏花束,奥尔佳端庄坐着。三人回华盛顿街36号公寓,二楼新房墙纸蓝条纹。玛丽早睡,卢芹斋等安静,溜进隔壁。奥尔佳等着,说出那句“我们终于能永远在一起了”。这不是一时兴起,是两年纠缠的延续。从此,对外他岳母媳妇一套,对内爱人父女一套。 婚后,日子表面和睦。1913年,长女王妮克出生,玛丽在家带孩子,卢芹斋白天跑市场,奥尔佳管账。1915年,王妮丝来,1917年奥尔加,1920年贾宁。四闺女带着中法血统,长大有的学艺术,有的从商。卢芹斋把劲头全扔生意上。1911年,他在北平和上海设“卢吴”分号,和伙伴吴启周从宫廷旧藏低价收青铜鼎玉璧,运巴黎卖。1913年,拉斐特街开“C.T. Loo & Cie”店,橱窗摆商周青铜唐三彩宋汝窑,法国收藏家蜂拥。奥尔佳法语溜,接待贵族馆长,玛丽帮打下手。 一战1914年打响,卢芹斋捐家产给法国红十字,奥尔佳上前线包扎,玛丽守家带娃。战后,生意火爆,他1915年3月在纽约第五大道开分店,橱窗宋瓷吸引美国富豪。洛克菲勒夫妇、摩根银行家都上门,赚得盆满钵满。1925年,他买第八区镇屋,改成“巴黎红阁”,中式飞檐嵌欧墙,当展厅家。1930年代,办玉器展,把昭陵六骏浮雕“飒露紫”“拳毛騧”卖给博物馆。西方对中国文物从猎奇变专业,大学设亚洲研究,他适应快,网撒英法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