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日本的熊灾十分泛滥,图中蓝色的是熊的活动范围,除了九州岛,其余地方都有熊出没,北海道主要是棕熊,体型巨大,身长可达2米,普遍在200公斤以上,性格凶猛,造成的伤害通常很严重。 其余地方是黑熊,栖息在本州岛和四国岛,体型较小,通常50-150公斤,但数量更多,是近年来大多数袭击事件的“主角”。 图上红点就是人熊接触地点,熊的活动范围在扩大,它们不再局限于深山里,而是频繁地出现在城镇郊区、居民区,甚至闯入学校、商店、民宅和办公楼。 其实日本在上个世纪就大肆捕杀过熊,还将“猎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都会组织猎手捕杀,还搞出了“春季野熊驱逐制度”,也就是在熊结束冬眠的春天,趁着他们虚弱,捕杀它们。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到上世纪末,直接把熊干到了濒危状态,由于威胁下降,再加上环保意识,人们也不希望彻底灭绝它们,于是就结束了春猎政策。 熊熊们经过20多年休养生息,再加上随着日本少子高龄化加剧,山区村落人口急剧减少,大量村庄,农田被废弃。这导致曾经的“人兽缓冲带”消失,变成了“人退熊进”,熊与人类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一旦有熊成功在人类社区找到食物,它们就会“学习”,知道这里是可靠的食物来源,随便翻个垃圾站就能吃到饱,它们就会反复前来,甚至将这种行为传给下一代。日本的部分熊甚至都不冬眠了,全年都能搞到吃的,那还闭什么关啊,开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