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返航途中,意外发现荆门机场有敌机降

名城探寻 2025-11-22 13:13:04

1944年10月,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返航途中,意外发现荆门机场有敌机降落,果断出击击落“三架半”敌机‌。 好家伙,谁能想到这场震惊朝野的空战,竟是一场“超纲”的遭遇战! 那会儿王光复刚完成炸军列的任务,驾驶着P-40战斗机往基地飞,机翼上还沾着点硝烟的味道,油箱指针已经往下掉了半截。领航员凑过来喊: “队长,油够咱们飞回基地,再绕路就悬了!” 王光复本来正揉着有点发酸的肩膀,眼角余光突然扫到下方一片熟悉的场地——是荆门机场,日军在华中的重要空军据点。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跑道上正有几架零式战斗机往下落,机翼上的太阳旗看得清清楚楚,显然是刚执行完任务返航。 他盯着那些正准备停稳的敌机,牙一咬——哪能看着它们落地加油后,再去炸咱们的村庄、打咱们的运输线?领航员还在劝“太冒险了”,王光复已经猛地压下操纵杆,战机像离弦的箭一样往机场冲。 机舱里的警报器因为高度骤降响了起来,他却死死盯着最前面那架刚触地的零式,手指扣在扳机上,等距离够了,一按开火键,机枪子弹瞬间扫过去,那架零式的机翼当场冒了烟,歪歪扭扭撞在跑道边的土坡上,炸成一团火。 机场上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王光复已经拉着战机盘旋一周,又对准第二架正在减速的零式。这时候日军的高射炮才开始响,炮弹在战机周围炸开一朵朵黑烟,他猛打方向盘避开,同时调整角度,又是一轮扫射,第二架零式的引擎被打穿,拖着黑烟滑出跑道,最后停在草丛里没了动静。 第三架敌机见势不对,没敢停稳就想重新起飞,王光复哪会给它机会?掉转机头追上去,从侧后方咬住,子弹精准打在它的尾翼上。那架零式失去平衡,一头扎进机场旁边的稻田里,机身摔得稀烂。这时候领航员又喊:“还有一架在滑跑!油真不多了!” 王光复瞥过去,果然有第四架零式正拼命加速,他赶紧推油门追,对着机身侧面扫了一梭子,敌机翅膀上被打出几个洞,摇摇晃晃地往远处飞,显然是伤得不轻,却没当场坠毁——后来战友们打趣说,这架算“半架”,“三架半”的说法就这么传开了。 等王光复驾机往回飞的时候,油箱已经快见底了,仪表盘上的油量警告灯一直闪。他凭着经验找了片平坦的田野,慢慢压低高度迫降,机身擦着庄稼地滑了一段才停下,幸好他和领航员都没受伤。 刚爬出机舱,附近的村民就围了过来,一看是中国空军的飞机,又听说打下来好几架敌机,当场就欢呼起来,有人还扛着自家的红薯、玉米往他们手里塞。 消息传到重庆,连蒋介石都专门让人传来嘉奖令,说这场仗“打得漂亮,打出了中国空军的骨气”。当时1944年,抗战正处在最吃劲的阶段,日军虽然在华空中力量不如从前,但时不时还会派战机突袭咱们的运输线、轰炸城镇,士兵和老百姓都憋着一股劲。 王光复这场“超纲”的空战,没提前计划,没后备支援,全凭着一股“见了敌机就不能放”的狠劲,不仅打掉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更让前线将士和后方百姓都提了气——原来咱们的飞行员,能在油不够、没支援的情况下,照样把敌机揍下来! 后来有人问王光复,当时就不怕油尽坠毁?他挠挠头笑了:“那会儿哪顾得上怕?就看见那些敌机在咱们地盘上横,心里火就上来了。再说了,就算真迫降,能拉上几架敌机垫背,也值了!” 这话听着朴实,却透着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血性——他们驾机升空,从来不是只想着完成任务,更想着多打一架敌机,就能少让同胞受点苦,少让阵地遭点炸。 这场“超纲”的遭遇战,从来不是运气好。王光复和他的战友们,每天训练到胳膊抬不起来,执行任务时抱着“有去有回,但更要带着战果回”的决心,才敢在油不够、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果断出击。 1944年的天空,中国空军在中美合作下慢慢抢回制空权,靠的就是这样一场又一场“超纲”的战斗,靠的就是这群敢打敢拼的飞行员,把家国责任扛在肩上,把生死抛在脑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