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8年前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

名城探寻 2025-11-22 13:13:04

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8年前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非妻子,而是小他28岁的小姨子…… 牟其中在2016年9月出狱,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监狱生活。走出大门时,他深吸一口气,没想到来接他的是小姨子夏宗伟。 夏宗伟手里攥着个旧保温杯,见牟其中出来,快步迎上去,把杯子递过去:“里面是你爱喝的菊花茶,晾到温乎了。” 牟其中接过杯子,指节分明的手有点发颤——这十八年,他从57岁等到75岁,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些,外面的世界早变了样,可眼前的夏宗伟,眼神还是和当年在南德集团时一样,没什么慌乱。 谁都清楚,他入狱后,妻子夏宗琼没多久就和他分了手,家里的亲戚要么躲着走,要么忙着撇清关系,唯独这个小姨子,从没断过联系。 夏宗伟早年跟着姐姐进了南德集团,从普通职员做到办公室主任,牟其中当年搞“飞天计划”“开发满洲里”,很多文件都是她一手整理的。1999年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被捕,南德集团树倒猢狲散,债主上门,员工走光,只有夏宗伟留了下来。 她租了个小房子,一边帮着处理集团的烂摊子,一边搜集材料为牟其中申诉,每月还雷打不动去监狱探望,哪怕有时候牟其中情绪低落不愿见人,她也会把带来的书和信交给狱警。有人劝过她,说牟其中这辈子大概率翻不了身,别把自己的日子搭进去,她只说:“他不是那种人,事情总有说清楚的一天。” 那天从监狱回市区的路上,车开得很慢,牟其中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大厦,突然问:“这些年,你过得难不难?” 夏宗伟握着方向盘,没回头:“难也过来了,比你在里面好多了。” 简单一句话,却让牟其中红了眼。 他知道,夏宗伟为了帮他申诉,跑遍了北京、武汉的多个部门,有时候为了等一个回复,能在办事大厅坐一整天;为了凑申诉的费用,她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带着孩子租房子住。这些事,牟其中是后来从狱警嘴里零星听到的,每次想起,都觉得心里发沉。 出狱后的牟其中,没急着谈商业计划,反而先跟着夏宗伟去了她租的小公寓。屋子不大,却收拾得整齐,书架上摆着一排南德集团当年的资料,还有他写的手稿复印件。 夏宗伟说:“这些东西我都留着,万一以后用得上。” 牟其中拿起一本泛黄的会议纪要,上面还有他当年的批注,突然叹了口气:“当年太急了,要是稳一点……” 夏宗伟打断他:“现在说这些没用,先把身体养好,其他的慢慢说。” 很多人不解,夏宗伟为什么对姐夫这么执着?是因为亲情?还是因为当年南德集团的知遇之恩?其实都不全是。在夏宗伟眼里,牟其中虽然有商人的激进,却也有难得的理想主义——他想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国外,想开发边疆带动经济,这些想法当年让她觉得跟着这个人干有奔头。 哪怕后来牟其中犯了错,她也始终觉得,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至少要给一个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这种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是在南德集团一起熬夜加班、一起应对危机时慢慢攒下的。 后来牟其中尝试重启商业项目,夏宗伟依旧是他最得力的帮手,帮他整理资料、对接资源,只是这一次,两人都比当年沉稳了许多。有人说夏宗伟傻,跟着一个年过七旬的“过气首富”折腾,她却从不在意:“我不是跟着他折腾,是跟着自己的判断走——我相信他的能力,也相信自己没看错人。” 牟其中的人生起起落落,从“中国首富”到阶下囚,再到出狱后的重新出发,最难得的不是他自己的韧性,而是在人生最低谷时,有人愿意抛开利益、抛开世俗眼光,坚定地站在他身边。 夏宗伟的选择,不是盲目追随,而是基于多年的了解与信任;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这种在困境中不变的陪伴,比任何商业传奇都更动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6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